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冰箱行业分析报告 2011 目录 TOC\o"1-2"\h\uHYPERLINK\l_Toc6674第一章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历程 PAGEREF_Toc66741 HYPERLINK\l_Toc11158一、冰箱的发展史 PAGEREF_Toc111581 HYPERLINK\l_Toc10791二、冰箱行业的基本概况 PAGEREF_Toc107911 HYPERLINK\l_Toc4683第二章冰箱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5 HYPERLINK\l_Toc30408一、中国冰箱市场的竞争状态 6 HYPERLINK\l_Toc22852二、中国冰箱行业销售现状 7 HYPERLINK\l_Toc3560第三章冰箱产品策略 8 HYPERLINK\l_Toc30690一、各品牌冰箱 10 HYPERLINK\l_Toc3509二、组合策略的运用分析 12 HYPERLINK\l_Toc20129三、冰箱品牌战略 14 HYPERLINK\l_Toc19358第四章冰箱的价格策略 16 HYPERLINK\l_Toc148一、冰箱行业定价基本思路 16 HYPERLINK\l_Toc23644二、品牌的价格策略 17 HYPERLINK\l_Toc7609三、竞争的定价策略 18 HYPERLINK\l_Toc19832第五章冰箱的促销策略 19 HYPERLINK\l_Toc19691一、降价促销 19 HYPERLINK\l_Toc9196二、广告促销 19 HYPERLINK\l_Toc23176三、联合促销 20 HYPERLINK\l_Toc4298四、促销趋势总结 20 HYPERLINK\l_Toc30966第六章冰箱的渠道策略 21 HYPERLINK\l_Toc5130一、我国冰箱营销渠道演化 22 HYPERLINK\l_Toc10932二、基本渠道方式及发展趋势 23 HYPERLINK\l_Toc18167第七章冰箱行业的前景展望 24 HYPERLINK\l_Toc18844第七章总结 PAGEREF_Toc1884426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57页 第PAGE\*MERGEFORMAT5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7页 中国冰箱行业营销分析报告 【摘要】过去的2000年,中国冰箱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特别以洋品牌冰箱的卷土重来更为令人注视。2000年12月9日,伊莱克斯在发给经销商的文件上赫然写着:“夺取中国家电第一!”而此前的仅一天,12月8日,科龙集团在广州举办的冰箱订货会,在庆祝容声“十年冠”的同时公开声称:“我们将注重零售终端建设,遏止伊莱克斯的增长势头。”而中国冰箱业的龙头老大:海尔更是凭借本人的雄厚实力,预与竞争者一决高下。新世纪还没开始,中国冰箱市场曾经开始暗流涌动。 第一章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冰箱的发展史 电冰箱是中国最早实现国产化的制冷电器之一,从80年代初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电冰箱已占世界总产量16%的份额而位居全球首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冰箱生产国。由于在国内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运转的基本特征是绝对平稳,不会出现需求上的大起大落。电冰箱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由于受收入水平、生活习气等限制,冰箱的具有量较城市的绝对少,目前国内冰箱行业共有20多个品牌,年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台,而销售量不过800万台,产销严重不平衡。技术方面,冰箱业更到了成熟阶段。此两大要素已决定冰箱业变局是个缓慢过程。同时,由于冰箱生产线投资巨大,动辄十几亿元,新品牌大多不愿背负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而采用贴牌生产,价格降落空间就更加无量。 回顾中国冰箱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洋冰箱“三进”中国市场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中期,进口洋品牌冰箱一统天下,但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中国冰箱企业的迅速崛起,进口品牌冰箱风光不在,并逐渐地淡出市场,市场占有率迅速降落。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冰箱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越劣汰,一批企业败下阵来,市场向名优的国产品牌集中;同时,也为洋冰箱提供了在中国第二次发展的机会,国外大的家电厂商觊觎中国市场的心情也更为急切,他们将一些败下阵来的冰箱企业作为再次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通过控股、收购等手段向中国冰箱生产和销售市场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当时,美国惠而浦收购了北京“雪花”,通用电器收购了天津“可耐”,韩国三星吞并苏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