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微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一、“微时代”高校的新境况“微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及其表现形态日益增多“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流动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为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了新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正迎接着挑战与机遇的碰撞。(一)机遇1.“微媒体”分享能力强大。微信的载体是wifi现在各公共场所均设有wifi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而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倾诉情感与外界交流的首选渠道。高校教师可不再通过办公室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只要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就能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同样学生如果想了解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也会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如果教师能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将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育实效性。2.“微媒体”无时空界限。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时空间隔拉近了人们心灵距离。如今指尖上的“微媒体”以其无时空界限特点成为大众必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100%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或微信与教师互动交流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广泛交流讨论。教师将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通过“微媒体”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错误判断。3.“微媒体”缩短师生距离。大学时期正是学生青春敏感期形成的阶段会同时遇到学习、生理和情感等困扰而90后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冲动自尊感强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大学生隐私性保护意愿强烈不愿公开自己的隐私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微博、微信以其交互式的即时远程信息交流避免了师生间在某些问题处理上面对面的尴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方式淡化教师中心地位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通过互动式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大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热情。4.“微时代”为教育模式变革提供契机。如今高校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日渐兴起。微媒体为“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推广提供了交流平台高校可通过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教育手段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媒体实现交流讨论实现教育多元化。(二)挑战“微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或中转人。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时代”的到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能够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恶意网站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性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危机较大。1.教育者主体地位动摇。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信息资源不平衡基础上教师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能够传授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微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传播途径多不再受信息来源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主体地位产生动摇。2.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新媒体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由于“微时代”信息平台虚拟性特点大学生每天面临各类大量的片段化信息大学生因其社会经验欠缺而无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向大学生传播负面信息而90后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正是思想观念不成熟、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客观性、对事物判断易极端化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高校教育者不能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需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弱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能充分印证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活动必须融入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4]。“微时代”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往往使学生沉迷于网络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随时随地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获得自由感呈现“网络微社交”现象。而微信圈往往是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圈内人的网络的虚拟性又使正在形成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失去了社交体验机会传统人际社交模式受到冲击。于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企业沟通存在障碍、离职率高等现象就不难解释。4.降低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如今100%的大学生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100%的学生都会把手机带入课堂却无人关机。上课中手机铃声响起屡禁不止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躲在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