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因转录后调控的机制和遗传操作的开题报告 一、基因转录后调控的机制 基因的调控可以分为转录前和转录后两个阶段。前者主要是在转录过程中的控制,后者则是在mRNA的后续加工和转运过程中控制。本篇报告将详细探讨基因转录后调控的机制。 1.转录后剪接 转录后剪接是指在mRNA的后续加工过程中,去除其中的非编码序列(introns),将编码部分(exons)连接组成成熟的mRNA的过程。剪接的位置和方式决定了最终产生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在具体的剪接过程中,包含辅助因子和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的调节。这些辅助因子通常与RNA结合蛋白结合,形成一个大型剪接体(spliceosome),在剪接的过程中进行调节。 2.RNA编辑 RNA编辑是指在转录后过程中,通过酶的介入改变RNA序列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改变RNA中的碱基(例如将腺嘌呤(A)转换成肉碱嘧啶(I),或将细胞嘧啶(C)转变为尿嘧啶(U),等等),进而影响产生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性质。目前最知名的RNA编辑现象是天冬氨酸受体的RNA编辑,在这一过程中,RNA编辑会导致蛋白链的特异性改变,影响神经功能的发挥。 3.转录后稳定性 经过转录后剪接后,mRNA进一步经历多个化学修饰,包括一些转录后稳定性修饰。这些修饰可以影响mRNA的降解速度、稳定性以及受体识别,从而最终影响蛋白质的产生数量和种类。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mRNA聚合,其中聚合位点与特异蛋白质结合,增强mRNA稳定性。 二、遗传操作 遗传操作是指在基因组层次进行的一系列改变,通过对不同基因进行删除、插入或变异等操作来修改当代或后代的性状、产生更加优良的物种种类或者改进基因组的品质。遗传操作包括了人工选育和转基因技术。 1.人工选育 人工选育是人类基于对物种理解和需求,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将喜好的或者种类优良的个体进行选育加以繁殖,淘汰不喜好或者产量不佳的后代,逐渐改良目标品种或特定物种。为了达到理想的繁殖目的,人们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育: 1)杂交育种:在选父母的时候选取两个不同的品种,通过复杂的杂交和选择组合产生优异的后代。 2)自交系育种:通过自花授粉等技术,并将后代按照种类、产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以达到目标效果。 3)突变体选育:依托基因的随机突变或诱导突变,筛选到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并加以盘活,从而实现品种的改良目的。 2.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标基因序列(可以是来自相同物种或不同物种)移植到某一个相对容易操纵的生物体中,进而改变它的一些性质,比如抗病性、产量、耐草害性、耐激素性等等。这种操作方式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是目前生命科学中比较具有争议的一种技术。 为了进行基因转移,通常需要以下几步: 1)从源生物或其他类似生物中,获得目标基因。 2)将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并在适当的载体中进行克隆。 3)将载体引入到目标生物中(比如虫卵、细胞或者亚细胞水平),通过各种方法,让它被目标生物所接受。 通常来讲,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于育种过程中。当然,由于其争议性较大,实行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和区域相对较少,也需要严格把控其应用和风险评估,从而达到正确使用技术、切实保证安全的目的。 总结: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和遗传操作的开题报告,前者主要包括转录后剪接、RNA编辑以及转录后稳定性;后者主要包括人工选育和转基因技术,其中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需控制其应用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