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LCi36G—III-E1数据通信协议介绍USART通信速率通信速率固定2400bps字节格式每个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其传输序列如图1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先传低位后传高位。1.3基本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如图2所示。关于帧格式中的控制码C的说明:主站发送的命令帧中的控制码C与从站发送的响应帧中的控制码是不同的下面分别对两类控制码C进行定义。本条款的设计是对DL/T645-1997/2007通信规约的扩充。因为DL/T645-1997/2007规约是以本地数据交换或总线型数据交换为目的所以没有考虑中继转发的编码机制。但是对于电力载波通信而言从站节点支持中继转发功能对于提高电力载波通信能力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也是必须的。因此在保留所有的DL/T645-1997/2007的条款的基础上对控制码C进行了重新定义以便使帧格式能够支持对中继转发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载波信道的固有特性(强衰减、高噪声、负载阻抗时变性等)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要求帧长度不能过长通常帧长度小于188字节因此我们省略了后续帧的概念。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a.主站控制码CD7D6D5:用于中继转发控制其编码为:D4D3D2D1D0:用于功能编码(应答帧与其一致)其编码为:b从站控制码C其中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0:从站正确应答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D5=0:扩充功能由数据链路层提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D5=1表示强度为弱等级D4~D0:应答功能码与主站码一致中继转发帧格式PLCi36G—III-E采用一种确定性的中继转发机制即通过指定中继转发路由表来实现中继功能。中继功能是通过控制字段C和附加的中继路径表来控制从主站到目的站的帧中继转发过程。中继转发命令帧是由主站发出的中继转发的深度等级的控制参见1.2节的控制码C的定义部分。中继转发帧格式保持与基本帧格式一致的原则其区别仅在控制字段C中附加了中继信息并对中继转发帧的信息字段增加了中继路由表两个方面。对于中继转发帧根据中继转发器的数量(中继深度)不同信息字段可包含0个或多个中继转发器地址和一个目的地址。主站发出的中继转发帧格式中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级中继转发器地址控制字段的中继级别是本次中继转发的最大级别(深度)。中继转发帧的地址域是一级中继站地址中继路由表的大小由控制码的中继级别编码决定中继路由表最大是7个站地址。对于一级中继转发帧中继路由表仅有目的站地址一项。中继转发帧格式如下图图3:中继转发帧格式中继转发流程中继转发流程如下图所示此示例是通过二级中继转发读取目的站信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