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汇报人: 行业背景研究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痛点及发展建议 行业格局及前景趋势 0 蓝牙耳机行业定义 蓝牙耳机即搭载了蓝牙技术的免持式耳机。蓝牙技术于1994年由爱立信公司发明,是一种无 线技术,能够实现移动设备、固定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与传统耳机相比,蓝牙耳机 没有电线,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蓝牙耳机可以分为单耳式、头戴式、入 耳式、颈挂式、双耳独立式以及骨传导耳机六种类别。单耳式蓝牙耳机是蓝牙耳机领域的早 期产品,其主要功能是通话而非听音乐。早期单耳式蓝牙耳机最主要的消费者为司机,其单 耳式的设计使司机在通话的同时也能听到周围声音,为驾驶安全提供了保障。头戴式蓝牙耳 机与其他蓝牙耳机相比,尺寸较大,能够容纳更多的电路、更大容量的电池。因此头戴式蓝 牙耳机音质普遍较好、续航能力较强、功能较多,部分蓝牙耳机还具有降噪功能。但由于其 尺寸较大,重量也会较重。入耳式蓝牙耳机是出现最早、目前发展最成熟的蓝牙耳机。由于 其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线控操作上的逻辑与有线耳机类似,因此这类耳机平均价格较低。但 由于不同品牌的入耳式蓝牙耳机在音质、附加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别,因此不同品牌入耳式蓝 牙耳机价格相差较大,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颈挂式蓝牙耳机与入耳式蓝牙耳机类似,耳 机之间的连线做成了颈挂式形状。与入耳式蓝牙耳机相比,颈挂式蓝牙耳机能够容纳更多电 路以及更大容量的电池,因此其功能、续航能力都要略优于入耳式蓝牙耳机。在外观设计上, 颈挂的存在也使得外观设计能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即“真无线耳机”, 又称TWS(TrueWirelessStereo)耳机。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产品完全不包含电线,体积小,但 续航能力较弱。苹果公司旗下AirPods是双耳独立式耳机的代表产品。骨传导蓝牙耳机的佩戴 方式较为独特,只需将耳机架在头上,声音便可以通过颞骨传导至听觉神经。骨传导蓝牙耳 机这种独特的佩戴方式使其适合运动时使用。 2005年左右 2000年市面上出现了耳塞型蓝牙耳机产品,与当今市面上的入耳式蓝牙耳机属于同一种类。尽 第一款基于蓝牙技术的通话耳机面世。第一款蓝牙耳机受限于技术因素,只能使语音进管这类蓝牙耳机产品直接避免了耳机电线缠绕的问题,但其在两个耳塞之间依然有电线 行单声道传播,主要针对通话需求而设计。在蓝牙技术加入A2DP协议后,蓝牙耳机才得连接。直到2015年,日本“安桥”品牌首次推出了完全没有耳机线的双耳独立式蓝牙耳 以实现立体声的效果。由于当时的耳机主要以头戴式耳机为主,改为无线耳机后,耳机机产品。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对技术要求较高,若使用普通的蓝牙协议极易产生干扰问 内部电路的集成度大幅提高,耳机内部不仅有电池,还要融入蓝牙传输芯片。因此当时题,因此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通常需要厂商使用自定义或特殊加密的蓝牙协议。由于该 市面上还未出现耳塞型蓝牙耳机产品。类产品无法使用现有的协议,自行开发或修改加密协议将耗费厂商大量时间,因此在 2016年,行业内才有苹果公司发布了类似产品——AirPods。 Q1Q2Q3Q4 2016年后 中国蓝牙耳机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国企业华为、小米等都推出了双耳独立式蓝牙耳机产品。 尽管中国蓝牙耳机的发展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目前相关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但中国耳机市场上对 蓝牙耳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生产蓝牙耳机产品,加快中国蓝牙耳 机行业的发展进程。 政策分析 该文件中指出要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在可穿戴智能产品等 方面拓宽制造业新领域;要加快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线 的建设,制造出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 《中国制造2025》推进产业化和工程化进程。同时,文件中提出核心基础零部件、 国务院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关键基础材料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制约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制 造业应当明确重点方向、推动基础工艺的创新,努力突破制约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指出在制造业方面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强化智能制造标准以 《十三五规划纲要》及核心支撑软件等发展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的建设,培 育推广新兴的智能制造模式,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纲 人大代表会要中还指出要促进消费升级,支持绿色、信息、时尚、品质等 新型消费,改善大众消费预期,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与此同时, 还要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保护消费者权益。 中指出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应当是实施“互联网 +”的主要领域。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 从而加快新旧生产体系的转换。目前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合还存在平台支撑不足、应用水平较低、核心技术较为薄弱等 国务院问题。意见还认为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