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易于发生出血性疾病。膝关节炎是血友病患者最常见的关节病变,约有50%的患者出现此病变。膝关节炎对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产生严重影响,明显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现有的方法主要包括血友病治疗、物理治疗、中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主动静脉回输等方法。但是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如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对于血友病患者十分重要。 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疾病已经逐渐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以提高生长因子及其他细胞释放的类似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减轻疼痛,缩短疾病恢复期,避免了异体血制品的传染性和免疫性问题,同时也达到了治疗效果优良且安全、价钱低廉的优势。因此,我们拟开展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阐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医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为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 (2)研究方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除了原有治疗方法外加用其他非药物治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每周一次,连续10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后进行随访,记录临床症状、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等指标。 2.研究方法 (1)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采集血友病患者的全血,在无菌条件下,通过离心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后,用离心法收集富含血小板的上清液,得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2)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到患者膝关节内部,注射前加入生理盐水使浓度降低至平常值的1/2。每周一次,连续10周。 四、预期结果 我们预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关节功能,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阐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本研究对于发掘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特征和安全性,拓展治疗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研究计划 本研究的计划时间为一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按照收集标准选定研究对象,共200例患者,其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2.在分组中进行随机,保证两组人数、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一致。 3.进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质量控制和规范标准化操作。 4.对各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治疗后的随访,记录疗效和安全性。 5.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撰写论文并发表。 六、参考文献 1.AlexandrakisMG,MoschosMM.TheRoleofAutologousPlatelet-richPlasmaintheTreatmentofOralSoftTissueLesions:AReview.JOralMaxillofacRes.2019;10(3):e4. 2.FerrandizM,DonadeuFX.Theeffectofplatelet-richplasmaontheoutcomeofautologousosteochondraltransplantation:astudyindogs.VetJ.2016;218:10–7. 3.EppleyBL,WoodellJE,HigginsJ.Plateletquantificationandgrowthfactoranalysisfromplatelet-richplasma:implicationsforwoundhealing.PlastReconstrSurg.2004;114(6):1502–8. 4.BullockMJ,Pultz-NelsonJ,HowellS.Platelet-richplasma:areviewofcurrentliteratureonitsusefortendonandligamentpathology.CurrRevMusculoskeletMed.2019;12(2):178–87. 5.SamboL.Autologousplateletsenrichedwithgrowthfactorstopromotewoundhealing:evaluationofanewmethod.JWoundCare.2014;2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