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清末民初上海文学界由一批文人自发组成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有:包天笑、程小青、张恨水、陈蝶仙、范烟桥、秦瘦鸥等大多擅长写爱情故事:才子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鲁迅语)。该派作家持"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观念"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不世之勋一游戏之事也;万国来朝一游戏之场也:号称霸王一游戏之局也"。文学就是供人们消遣休闲的他们以"做出一本快活杂志来给大家快活快活。忘却那许多不快活的事……"为创作理念祝愿人人"皆大快活秒秒快活分分快活刻刻快活时时快活日日快活月月快活年年快活永远快活"(周瘦鹃:《<快活>祝词》)。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秦瘦鸥的《秋海棠》注意细腻的人物刻画感染力较强受到读者的欢迎生发了较大的影响。其后广为流行的还有海派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如《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多少恨》、《小艾》等文学性兼通俗性的作品。绘画上形成开辟新画风的"海上画派"。清末画坛画家们大多咀嚼古人的陈山剩水呈现出衰微败落的景象。而海上画派的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纵笔驰骋一扫庸腐柔糜之习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赵之谦的绘画取材极为广泛笔墨恣意奔逸用色绚丽灿烂但艳而不俗在浓妆艳裹里呈现出他的艺术特色。任伯年不为陈法羁绊敢于革新其花鸟画"笔无常法别出新机"技法娴熟灵活多变。吴昌硕在赵、任基础上把花鸟画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进一步弘扬海派画风。在艺术教育方面上海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1912年由年仅17岁的艺术教育家刘海粟创办私立美术学校一一上海图画美术院该校又屡屡打破陈旧的世俗偏见如1914年的"人体模特"风波、"男女同校"、"招收青楼女士张玉良"等。1919年吴梦非、丰子皑、刘质平等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其影响也很大自此全国掀起了创办艺术学校的高潮。商业性的绘画--月份牌美人图更是风靡一时成为上海时鬃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电影从欧美传入中国后首先在上海站稳了脚跟。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于上海该片由张石川、郑正秋组成的新民公司拍摄。描写的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一对素昧平生的少男少女被强迫配成夫妻的故事。在当时电影尚被当作赚钱和消遣的"玩艺"的时代如此严肃的题材是极其可贵的。后来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了数十部影片以注重"处处惟兴趣是尚"的娱乐性和"长片正剧"的教化性为宗旨。艺术创作上力戒欧化而试图创出一条电影民族化的道路。其教化类的影片有:《孤儿救祖记》、《苦儿难女》、《好哥哥》等;反映妇女题材的影片如《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