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4 10.2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大渡中学徐荣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 (2)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 (3)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经过推理,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浮力与压力、重力的关系,体会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浮力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资源】 PPT课件,乒乓球,塑料瓶,石块,泡沫塑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物体,掺有红墨汁的水,截去底端的塑料瓶,两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筒,盛水容器,细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安排一、新课引入1.感受浮力的存在 放映图片,让学生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会浮在水面(空气中)? 请将空塑料瓶压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存在。 2.分析 请大家谈谈刚才实验的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乒乓球或塑料瓶会浮在水面?请学生们对图片中的物体进行理性的分析。 3.提出问题 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观察图片,并仔细思考问题。(一部分同学会想到浮力)。 将乒乓球或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浮在水面。用手按一按,沉下去,松手之后又浮上来。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而猜想乒乓球或塑料瓶可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浮力)。学生们对图中物体进行状态分析及受力分析。 放映图片。 学生使用分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二、实验探究: 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浮力作用1.生们题: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浮在水面,建立概念 请学生为浮力下定义。 2.总结方法 请学生总结测量浮力的方法。 3.小练习 学生完成后展示实物:用细线系于杯底的乒乓球,并倾斜。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学生认真思考,并分组讨论,选择不同的实验用具进行实验,最后互相交流实验结果。(从中发现测量浸入水中的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 称重法:F浮=G物-F’ 请学生作出图中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演示实验。 三、实验探究:浮力是怎样产生的1.演示实验 如图所示: ①将去底的塑料瓶倒放于手中,将瓶盖打开,把乒乓球放于其中。 ②注入掺有红墨汁的水,乒乓球不上浮。 ③拧上瓶盖,乒乓球向上浮起。 2.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反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③中的乒乓球会上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所学内容: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观看学生实验并进行指导。 (3)回想演示实验,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没有上浮? 4.小练习 思考: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受到浮力了吗? 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其产生好奇心理,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不上浮? 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因为受到浮力的原因,进而重新思考实验中步骤①的乒乓球可能不受浮力,继续深思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仔细思考,并回忆升力的产生原因是飞机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进而猜想浮力的产生原因可能也是由于存在压强差引起。 学生认真思考,寻找实验模型及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最终一致同意选择两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筒横、竖两次放入盛水容器中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总结:浮力就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F浮=F下-F上 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必须要上下表面的压强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产生浮力。 学生之间讨论并给出答案。 演示实验。 学生使用分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PPT展示理论分析。四、课堂总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让学生对自己一节课进行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有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 2.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难点。讨论分析时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