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CS: 备案号: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农田土壤二价汞、甲基汞及乙基汞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11年11月10日 吉林省地方标准 《农田土壤二价汞、甲基汞及乙基汞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10年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下达的“关于下达2011年度吉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吉质监标函【2011】235号)”和“关于转发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1年度吉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吉农质【2011】313号)”,结合吉林省财政厅省属科研院专项资金“吉林省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形态分析与分布研究”,和吉林省农科院引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形态重金属方法研究”,在2011年组织实施“农田土壤二价汞、甲基汞及乙基汞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地方标准的制定。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本标准提出的目的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对农田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汞(包括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进行测定。解决目前农田土壤汞形态测定没有标准方法可依的问题。 汞是一种毒性较大,熔点低、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依赖于它所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浓度,在土壤中主要以金属汞、有机汞、乙基汞的形态存在,汞的形态不同毒性也各不相同,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强,尤以甲基汞的毒性最强,乙基汞次之,且甲基汞和乙基汞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进入人体,代谢周期长,即使剂量很少也能积累致毒。由此可见,不同形态的汞,其毒性差异很大,在农田汞污染监测与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同形态的汞进行分别定量,才更具有科学意义。因此制订“农田土壤中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的测定”吉林省地方标准,使相关科研机构、质检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依据其开展农田土壤汞的形态检测工作,具有如下意义:(1)对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正确评价农业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的状况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2)对于吉林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3)对于提高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4)对于评价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生物功能与毒理作用有重要意义;(5)对于了解不同形态重金属在生物体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二)依据我单位开展的“吉林省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形态分析与分布研究”和“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形态重金属方法研究”等研究项目中有关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汞形态的试验数据作为编制依据。 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一)调查研究阶段 2010年1月~2011年11月 该标准立项后,标准起草小组立即着手进行有关汞形态分析方面的省内外调研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查新工作,同时咨询了国内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有关技术资料,并按制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起草人员结合“吉林省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形态分析与分布研究”和“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形态重金属方法研究”等科研项目,明确了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标准起草小组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要求,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建议以及其它制定标准的要求,研究建立标准方法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条件试验。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了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省内权威检测机构进行了方法验证,编制了《方法验证报告》。 (二)起草阶段 2011年9月~2011年11月 起草人员认真查阅了标准制定的有关文件,通过参加标准宣贯培训,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严格遵循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标准编写要求和格式起草了“农田土壤二价汞、甲基汞及乙基汞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起草小组成员对标准的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征求意见阶段 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20日 征求过程中遵循民主性、代表性的原则,广泛征求了吉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大学、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省内权威检验单位的7位专家的意见,7位专家及时返回了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汇总,并按照省农委提出的初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