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巴郎山川滇高山栎NSC含量、TN含量及CN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的中期报告 研究背景: 巴郎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南方山地区域森林耕地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栎属是巴郎山的常见树种,其中高山栎是其典型代表。NSC是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是植物蓄积和调节碳素和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TN是植物体内的全氮含量,CN是NSC与TN之比,反映了植物碳氮代谢的平衡状况。因此,研究红栎的NSC含量、TN含量及CN值对巴郎山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有助于深入了解高山植物适应性机制和区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样带法,在巴郎山的不同海拔梯度(1904m、2208m、2350m、2512m)选取一定数量的高山栎树木,测定其叶片、枝条和根系的NSC含量、TN含量和CN值,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目前已完成NSC含量、TN含量和CN值的测定工作。结果显示,高山栎的NSC含量和TN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显著的“U”形变化,但CN值呈现出显著的单峰变化。在海拔1904m至2350m范围内,NSC含量和TN含量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350m至2512m范围内则呈下降趋势。CN值则在海拔2208m处达到最大值,且在此处出现的波动较小。 研究结论: 高山栎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过程受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产生适应性变化。在海拔较低处,植物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氮素以适应土地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在海拔较高处,植物面临着更为恶劣的生存条件,形成了其代谢的限制和调控机制。此外,CN值的单峰变化说明了海拔2208m是高山栎对碳氮代谢平衡的最佳适应位置,其后逐渐受到海拔高度和生长环境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