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 固有免疫系统 及其应答目的要求 1.掌握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二、固有免疫细胞 三、固有免疫分子 基本概念及特点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二)体内屏障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包括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两大类。 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一)中性粒细胞 1.主要膜分子 (1)补体受体:CR1、CR3和CR4 (2)Fc受体:lgGFc受体(FcγRⅠ/Ⅱ/Ⅲ)、 IgAFc受体 (3)其他膜分子:LFA-1、IL-8R等2.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FcγR→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机体→IgM抗体→激活补 体→CR→吞噬。(二)单核吞噬细胞 1.包括单核细胞(monocyte) 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2.发育过程 (骨髓)3.主要膜分子 (1)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摄取微生物等抗原的受体: A.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LPS受体(CD14)、甘露糖受体(单核细胞不表达)、TLR等。 B.补体受体(CR1) C.FcγR (2)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Ⅱ类分子(静止巨噬细胞表面很少或无表 达)、B7分子(静止巨噬细胞无表达)。4.主要免疫学功能 (1)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免疫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①毒性物质---ROI和RNI(H2O2、O2-和NO) ②抗微生物肽---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③酶类---溶菌酶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靶细胞——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 (4)抗原提呈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TNF-α等。(三)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自然杀伤细胞) 特点: 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granularlymphocyte,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 TCR-、mIg-、CD56+、CD16+(FcγR) 分布: 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 1.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 ●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出生后来源于骨髓。2.NK细胞受体 ●识别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或抑制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 活化性受体:KIR2DS、KIR3DS 识别配体:HLA-G分子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抑制性受体:CD94-NKG2A异二聚体分子 活化性受体:CD94-NKG2C异二聚体分子 识别配体:HLA-E分子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 NKG2D、自然细胞毒性受体 ●NK细胞FcγRⅢ(CD16)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杀伤靶细胞) ●直接接触杀伤: 识别靶细胞配体→穿孔素-颗粒酶→靶细胞裂解 诱导靶细胞凋亡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NK细胞(FcγRⅢ)+IgG+靶细胞→ 细胞毒效应 (2)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GM-CSF、 IL-3、M-CSF等) (四)NKT细胞(五)γδT细胞 (1)分布:主要分布于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和皮下组织,在外周血中仅占T细胞的0.5%-1%。 (2)表面标志:TCR、CD3+、多为CD4CD8双阴性,少数为CD8+单阳性。 (3)识别特点: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原,如热休克蛋白(HSP)、脂类抗原、病毒蛋白等。 (4)功能:①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②活化的T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三、固有免疫分子(二)细胞因子 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刺激免疫细胞和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三)抗菌肽及酶类物质 (1)防御素:是一组耐受蛋白酶、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囊膜病毒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其杀伤机制为①通过静电作用与病原体结合,导致病原体死亡;②诱导病原体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③致炎和趋化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吞噬、杀伤和清除。 (2)溶菌酶: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和吞噬细胞溶酶体中。能够裂解G+菌细胞壁中N-乙酰葡糖胺与N-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