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801616A(43)申请公布日2017.06.06(21)申请号201710073358.0(22)申请日2017.02.10(71)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地址110168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72)发明人张延年刘叶吴献(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代理人李福义(51)Int.Cl.E21F11/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移动式救生舱(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救生舱,其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救生舱单元,所述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结构组成包括:缓冲层、混凝土壳体、保温层、小型车轮、连接搭扣、密封门、食品舱、GPS定位系统、应急照明、应急通信、应急通风、牵引车和混凝土板;本移动式救生舱的抗压等性能特别好,外部设置的缓冲层可以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时土体岩石等的砸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最内侧的保温层可以保持舱内的温度,一旦施工人员被困,可以很好地保证人员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生命体征。缓冲层、混凝土壳体、保温层这三者合一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屏障,即保证坚固度,又保持温度,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CN106801616ACN10680161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移动式救生舱,其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救生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结构组成包括:缓冲层(1)、混凝土壳体(2)、保温层(3)、小型车轮(4)、连接搭扣(5)、密封门(6)、食品舱(7)、GPS定位系统(8)、应急照明(9)、应急通信(10)、应急通风(11)、牵引车(12)和混凝土板(13);所述混凝土壳体(2)剖面为马蹄形,马蹄形混凝土壳体(2)的前后两端与混凝土板(13)相连;混凝土板(13)的下部偏上位置设置有密封门(6);在密封门(6)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搭扣(5);所述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舱体是由缓冲层(1)、混凝土壳体(2)和保温层(3)所组成的三合一的结构;其中舱体最外部为缓冲层(1),缓冲层(1)的内部为混凝土壳体(2),混凝土壳体(2)的内部为保温层(3);每个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舱体,下部设置有四个小型车轮(4);每个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舱体内部下方设置有食品舱(7),舱体内侧面设置有GPS定位系统(8),舱体内上部设置有应急照明(9),舱体侧面还设置有应急通信(10)、应急通风(11);移动式救生舱的前部设置有牵引车(12),用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壳体(2)、混凝土板(13)均采用防水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移动式救生舱单元的混凝土壳体(2)与混凝土板(13)的接口,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壳体(2)与混凝土板(13)采用格构式槽形梁拼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方式采用马蹄形盾构机建设出混凝土壳体(2),混凝土板(13)采用预制的混凝土板,进而将两者拼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采用橡胶垫包裹住混凝土壳体(2),保温层(3)采用橡塑板包裹住救生舱内部。2CN106801616A说明书1/3页移动式救生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救生舱。背景技术[0002]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0003]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0004]那么当我们现如今地上道路拥堵是每个城市的通病,我们正在进行地下空间的建设。向地下要空间,地下交通、综合管廊等的建设正在积极进行。但是现在的情况下会偶尔发生一些事故,在施工中。地下空间的施工具有很强的危险性相对于地面上的施工。一旦发生事故必是很严重的事故,所以对地下施工人员的保护也将受到广泛的关注。地下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保护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提上了人们关注的日程。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救生舱,利用这一移动式救生舱来提高当发生灾害险情时施工人员的存活率,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