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471096A(43)申请公布日2017.12.15(21)申请号201710859264.6(22)申请日2017.09.21(71)申请人方乐地址214500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新三路六号(72)发明人方乐(51)Int.Cl.B24B41/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带轮涨紧套(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轮涨紧套,用于将带轮固定于轴上,包括外套压兰、开口外套、开口内套、内套压兰和螺栓,轴外侧套设有开口内套,开口内套外侧套设有开口外套,带轮套设于开口外套的外侧,带轮的内外两端面分别设有通过螺栓将带轮夹紧固定的内套压兰和外套压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精度除锥度配合外,再无精度要求,制造简单、加工工期短。CN107471096ACN10747109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带轮涨紧套,用于将带轮固定于轴上,其特征是:包括外套压兰(3)、开口外套(2)、开口内套(1)、内套压兰(5)和螺栓(4),轴外侧套设有开口内套(1),开口内套(1)外侧套设有开口外套(2),带轮套设于开口外套(2)的外侧,带轮的内外两端面分别设有通过螺栓(4)将带轮夹紧固定的内套压兰(5)和外套压兰(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涨紧套,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栓(4)为12个M12内六方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涨紧套,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口外套(2)、开口内套(1)的轴向剖面均呈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2CN107471096A说明书1/2页一种带轮涨紧套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轮涨紧套。背景技术[0002]带轮和轴的装配,最常见的为键联接;但键联接由于带轮和轴的同心度不好,高速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所以在一些高速机床和高精密机床上常选用胀紧套的结构形式。[0003]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磨盘的频繁启停,造成轴与胀紧套、胀紧套与带轮之间的胀紧失效打滑,丧失传动能力,通过仔细分析和现场观察胀紧套的打滑研磨情况,发现主要发生在外套和带轮之间。通过和制造厂商联系,需把带轮和轴发到制造厂,重新修复带轮内孔后配做胀紧套,这样需一个月的工期,该机床需停工等待。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轮涨紧套。[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轮涨紧套,用于将带轮固定于轴上,包括外套压兰、开口外套、开口内套、内套压兰和螺栓,轴外侧套设有开口内套,开口内套外侧套设有开口外套,带轮套设于开口外套的外侧,带轮的内外两端面分别设有通过螺栓将带轮夹紧固定的内套压兰和外套压兰。[0006]进一步地,螺栓为12个M12内六方螺栓。[0007]进一步地,开口外套、开口内套的轴向剖面均呈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精度除锥度配合外,再无精度要求,制造简单、加工工期短。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1]其中:1.开口内套,2.开口外套,3.外套压兰,4.螺栓,5.内套压兰。具体实施方式[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轮涨紧套,用于将带轮固定于轴上,包括外套压兰3、开口外套2、开口内套1、内套压兰5和螺栓4,轴外侧套设有开口内套1,开口内套1外侧套设有开口外套2,带轮套设于开口外套2的外侧,带轮的内外两端面分别设有通过螺栓4将带轮夹紧固定的内套压兰5和外套压兰3。[0014]螺栓4为12个M12内六方螺栓。3CN107471096A说明书2/2页[0015]开口外套2、开口内套1的轴向剖面均呈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0016]胀紧方法:先在带轮内孔中放入开口外套,外套压兰用螺栓和带轮把合固定,带轮连同开口外套一起套在轴上调整好装配位置(可另加工定位套实现定位);轴头套上开口内套并插入外套中,用螺栓在带轮另一端面压上内套压兰,同时把内套推入外套中;继续紧固内套压兰螺栓,则可使内套箍紧在轴上的同时让外套胀紧在带轮孔中。[0017]该部件结构简单,胀紧过程只有一个接触面产生相对滑动,只需保证这一个接触面的锥度相同;无需要求内套与轴、外套与带轮的配合间隙相同;加工精度除锥度配合外,再无精度要求,制造简单、加工工期短。[001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