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314766A(43)申请公布日2018.07.24(21)申请号201810088998.3C08G18/76(2006.01)(22)申请日2018.01.30(71)申请人苏州希倍优辊轮有限公司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镇水东港路20号怡邻工业坊B区6号(72)发明人白堃刘勇李留罐李红颂(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代理人伍见(51)Int.Cl.C08G18/42(2006.01)C08G18/10(2006.01)C08G18/12(2006.01)C08G18/32(2006.01)C08G18/6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54)发明名称一种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解决了其他聚氨酯产品中由于内生热较高、在承受动态疲劳条件下使用寿命短、塑性形变大、弹性低且等缺点。由于NDI基聚氨酯的特性,其产品具有高耐磨、高回弹、较好的动态力学性能等,可以广泛适用于采矿运输、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行业内的载重用途。本发明通过添入具有多官能团的多元醇,使所制得弹性体具有微交联结构,提升制品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合成工艺包括:预聚体的合成与保存、预聚体与扩链剂的合成反应和浇注、硫化及后硫化等步骤。CN108314766ACN10831476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NCO基团的1,5-萘-二异氰酸酯(NDI)与具有-OH基团的多元醇混合反应生成-NCO封端的预聚体;(2)将步骤(1)中制得的预聚体在干燥隔氧的条件下与扩链交联剂混合,得混合物;(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在温度80-130℃条件下浇注,浇注完成后,80-130℃条件下保持10-60min固化脱模,再在80-110℃条件下硫化12-24h,最终得到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制得的预聚体为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体,其预聚体中-NCO基含量用NCO%表示,范围为3-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多元醇为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中至少包括一种低聚物多元醇,所述低聚物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中所含醇羟基数至少两个且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在800-4000g/mol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醇酸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其他聚烯烃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中至少包括一种或多种小分子多元醇,该小分子多元醇分子量不超过1000g/mol且所含醇羟基数在2-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128-13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添加了其他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但不限于三羟基甲基丙烷或辛酸亚锡或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或抗氧化剂或光稳定剂或消泡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扩链交联剂为1,4-丁二醇、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丙三醇、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的混合物中还添加有0.01wt%-0.1wt%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叔胺类化合物、有机锡或有机金属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2CN108314766A说明书1/5页一种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聚氨酯弹性体,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微交联型N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背景技术[0002]本发明来源于载重行业的实际需求,可应用于许多矿业运输及汽车生产线等领域对于输送系统。虽然聚氨酯类承重轮产品大多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力学强度,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输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聚氨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