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072659A(43)申请公布日2018.12.21(21)申请号201780015578.6(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22)申请日2017.01.26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玉昌峰吴孟秋(30)优先权数据2016-0467262016.03.10JP(51)Int.Cl.E05F15/643(2006.01)(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B60J5/04(2006.01)2018.09.06B60J5/06(2006.01)(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E05F11/04(2006.01)PCT/JP2017/0026402017.01.26(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7/154392JA2017.09.14(71)申请人株式会社美姿把地址日本群马(72)发明人浦野吉隆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12页(54)发明名称开闭体驱动装置(57)摘要由于开侧缆绳22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并且滑轮46的滑轮槽50与凸缘部51之间的连接部5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形状,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开侧缆绳22a由于如以往那样被强力地按压于角部而造成的损伤。因此,能够提高开侧缆绳22a的耐久性,进而延长驱动单元的维护周期,可获得高信赖性。CN109072659ACN10907265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开闭体驱动装置,驱动开闭开口部的开闭体,所述开闭体驱动装置具有:壳体;卷筒,容纳于所述壳体,并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引导槽;缆绳,一端侧缠绕于所述引导槽,另一端侧与所述开闭体连接;缆绳进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缆绳通过所述缆绳进出部进出于所述壳体;滑轮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卷筒与所述缆绳进出部之间,并具备滑轮轴;滑轮,以旋转自如且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滑轮轴,并具备供所述缆绳缠绕的滑轮槽;凸缘部,设置在所述滑轮的轴向两侧,防止所述缆绳从所述滑轮槽脱落;以及弹簧部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并向使所述卷筒与所述缆绳进出部之间的缆绳路径增加的方向按压所述滑轮架,所述缆绳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并且所述滑轮的所述滑轮槽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连接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滑轮槽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且该滑轮槽的半径尺寸设为所述缆绳的直径尺寸以上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滑轮架具有:一对支撑壁,支撑所述滑轮轴的轴向两侧、且限制所述滑轮向轴向的移动;连接壁,配置在所述滑轮的径向外侧,并将所述一对支撑壁彼此连接;突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壁,并向所述滑轮的径向外侧突出;通过通路,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内侧,允许设置于所述缆绳的一端部的卡扣块通过;以及狭缝,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径向内侧,引导所述缆绳从所述通过通路向所述滑轮槽进行缠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狭缝的宽度尺寸设为允许所述缆绳通过而限制所述卡扣块通过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通过通路与所述狭缝之间形成有锥部,所述锥部引导所述缆绳从所述通过通路向所述狭缝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配置在沿所述滑轮轴的轴向的所述连接壁的中央部,在所述滑轮抵接于所述支撑壁的状态下,所述狭缝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尺寸设为比所述狭缝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间隙尺寸大的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滑轮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滑轮轴摆动自如。2CN109072659A说明书1/11页开闭体驱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驱动开闭体的开闭体驱动装置,该开闭体开闭开口部。背景技术[0002]以往,在单厢车等车辆中,在车身侧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门(开闭体)。由此,能够容易地从形成于车身侧部的大的开口部进行上下车或装卸货物等。由于滑动门的重量增大,因此在车辆上搭载可自动开闭该滑动门的电动滑动门装置。[0003]在电动滑动门装置中,将一端侧从车辆的前后方向与滑动门连接的缆绳的另一端侧经由设置在固定于车身的导轨两端的反转滑轮引导到驱动单元。而且,将缆绳的另一端侧缠绕在驱动单元的卷筒上,并通过电机使该卷筒旋转,从而用缆绳牵引滑动门来开闭开口部。[0004]在如上所述的缆绳式电动滑动门装置中,滑动门由导轨的弯曲部分引导并以强大的力拉入车身的内侧。因此,缆绳有时会因长期使用而伸长而使缆绳的路径长度变长。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单元中,为了吸收缆绳的路径长度的变化,与开侧缆绳及闭侧缆绳对应地在壳体内设置一对张紧机构。由此,对各缆绳分别施加规定的张力,消除各缆绳的松弛。[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