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小学手工制作课程教学 茂名市第十七小学胡佳 摘要:随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有趣的手工课。教师在进行手工制作课程的教授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追求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的发展,笔者积极进行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了部分成绩。 关键词:手工制作教学整合评价; 还记得孩提时,一到冬天下雪的时候,美术老师就会带领全班同学去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当时老师和同学的笑脸一直印在笔者的脑海中。这应该是北方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手工制作课了。随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新教材对原教材的单元设置、课程体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增加了许多有趣的手工课。以小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12课中就有8课是手工制作课,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在手工课上,学生能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校的美术老师在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中和其他的文化课一样,讲理论、讲技法,目的是为了把一堂课不留余地地排满,以免学生吵吵闹闹,在教室里跑来跑去课堂秩序不好控制,领导检查说课堂纪律太差;还有一些美术老师认为手工制作课程中的美术材料较难准备或者有安全隐患,比如学生要用到裁纸刀、剪刀等锋利的物品,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干脆就不上这些课程,让学生抄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以保证课堂的安静;还有一小部分老师教学理念落后,认为美术手工课程可有可无,也不是学生升入初中时的考试科目,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干脆就采取放羊式教学,随便学生在课堂上做其他与美术无关的事情。种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对手工制作兴致缺缺,认为美术课就是写作业,上不上无所谓,甚至厌恶上美术课。 为了解决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追求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的发展,笔者积极进行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取得了部分成绩。 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作材料 由于新课程教材中工艺、设计内容的增加,手工制作课对教学设备、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学生所需要准备的学具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因此上课带不齐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不能完成任务。 小学美术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盘泥条》一课要求学生在做陶的基础上,将泥条进行盘筑,体验玩陶的乐趣。实际上,由于条件限制,学生根本没有陶艺制作的环境,学校也无法提供陶泥让学生进行揉搓和盘筑,进行作品的再加工。为了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笔者将制作材料改为学生常用的彩色橡皮泥。橡皮泥的材质和泥土类似,可以很好的代替泥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通过适当改变制作材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由于橡皮泥的颜色五彩缤纷,学生作品形态、颜色各异,学生也开拓出了丰富的创作技法,思维创作能力得到发展。 二、注重内在联系,形成美术活动主题 美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会有部分重叠,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找出课与课之间的相互联系,整合成富有情境的美术活动课程。 笔者在上五年级第3课的《布艺温馨》一课中,发现它与第10课的《演戏》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课都是利用废旧布料进行缝制、填充、剪切、装饰,创作布艺作品。发现这一点后,笔者就将两课并为一课,设置了一个以“幸福的家”为主题的美术制作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搜集到的废旧布料、毛线、扣子等材料,制作一个和自己形象类似的玩偶,同时小组成员利用纸盒、布料、花草等材料制作、装饰一个方形的家的模型,进行展示解说,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让学生充分体验艺术创造的无穷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除了同一年级教材课目的整合之外,还可以进行不同年级的课目内容的回顾、融合、拓展。笔者在进行五年级的《编花篮》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制作花篮完成后,回顾四年级《花团锦簇》一课的纸花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制作材料、造型各异的花朵,进行花篮的装饰。学生通过重新回顾、制作纸花,并与花篮结合装饰,对学过的知识、技法进行了巩固,同时又进行了新课目的知识拓展与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鼓励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与展示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老师要适应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已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留下问题和悬念,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寻求真谛。 四年级《花团锦簇》一课中,笔者给每个制作小组发了一个花瓶,要求学生分小组利用叠绕方法制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