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515875A(43)申请公布日2022.05.20(21)申请号202011289250.3(22)申请日2020.11.18(71)申请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210012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彤天路99号申请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有信张立泉孙百胜王克李超于守富赵谦(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专利代理师张祥(51)Int.Cl.B23H7/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和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支架、力矩装置、过线轮、压紧轮和护纱套,所述力矩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过线轮、压紧轮和护纱套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力矩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支架后穿过过线轮的中心,过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压紧轮安装于压紧轮轴上,压紧轮与压紧轮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护纱套通过固定棒和压紧轴安装于支架上,压紧轴与支架固定连接,压紧轮的表面紧贴于过线轮的表面,护纱套上开设有护纱通道,力矩装置的输出力矩值可调。本发明通过以上部件的具体设置和相互配合,实现在最大力矩处纱线张力的稳定保持,保证纱线的连续放线及细小回弹量的回收,从而使得纱线的张力近似恒定。CN114515875ACN11451587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力矩装置(2)、过线轮(3)、压紧轮(4)和护纱套(5),所述力矩装置(2)安装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所述过线轮(3)、压紧轮(4)和护纱套(5)安装于所述支架(1)的另一侧,所述力矩装置(2)的输出轴(22)穿过所述支架(1)后穿过所述过线轮(3)的中心,所述过线轮(3)与所述输出轴(22)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所述压紧轮(4)安装于压紧轮轴(6)上,所述压紧轮(4)与压紧轮轴(6)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3),所述护纱套(5)通过固定棒(6)和压紧轴(10)安装于支架(1)上,所述压紧轴(10)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轮(4)的表面紧贴于所述过线轮(3)的表面,所述护纱套(5)上开设有护纱通道(51),所述力矩装置(2)的输出力矩值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纱圈(7),所述出纱圈(7)通过支撑棒(8)固定于支架(1)并位于过线轮(3)的出线方向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轴(9)和第一弹性元件(42),所述固定轴(9)与支架(1)固定连接并位于固定棒(6)的上方,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2)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9)、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棒(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3)的表面设有第一橡胶面(31),过线轮(3)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3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32)位于所述输出轴(22)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4)的表面设有第二橡胶面(41),所述压紧轮(4)经由第二轴承(13)及压紧轴(10)安装于所述护纱套(5)槽内,所述压紧轮(4)的表面靠近且不与护纱套(5)接触,所述第二橡胶面(41)与第一橡胶面(31)压紧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装置(2)为机械式或电子式。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装置(2)包括锁紧螺钉(21),所述锁紧螺钉(21)用于调整所述力矩装置(2)的输出力矩值且能够使得力矩装置(2)处于锁紧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螺母(11),所述安装螺母(11)用于实现所述压紧轴(10)与支架(1)的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座(14)、储纱卷筒(15),所述储纱卷筒(15)安装于固定支座(14)上,所述储纱卷筒(15)位于所述出纱圈(7)出线方向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线可调恒张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16)从初始放卷位置进行无张力被动放卷,经由护纱套(5)中护纱通道(51)进入,通过压紧轮(4)压紧进入过线轮(3)表面,所述压紧轮(4)压紧力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2)及固定轴(9)配合调整,纱线(16)在过线轮(3)表面形成大包角过线模式,由压紧力提供了纱线(16)在过线轮(3)表面的稳定摩擦力,再通过出纱圈(7)控制纱线放出角度,稳定准确的将纱线(16)导出至储纱卷筒(15),最大纱线张力值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