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金融学年会第五届年会 0大股东控制、股权再融资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 【摘要】我们检验了中国A股市场上1998-2004年间进行配股和增发公司 的盈余管理行为,结合大股东控制的制度背景,着重分析了以上股权再融资企业 的实际业务盈余管理。实证结果发现:(1)我国企业股权再融资前的实际业务盈 余管理显著大于零,企业将其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配合使用以达到相关的净利润 要求;(2)中国股权再融资企业的关联交易额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 正相关,说明关联交是股权再融资企业进行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3) 管理者实施实际业务盈余管理和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能力和成本是决定其更偏 重于何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关键,其中大股东的控制能力,外部审计力度是重要的 影响因素。 【关键词】盈余管理实际业务盈余管理大股东控制关联交易 1 1大股东控制、股权再融资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 2一、引言 为了顺利实现股权再融资并提高再融资效率,上市公司在此过程中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盈 余管理,并因此导致了再融资1后经营业绩和股票收益的滑坡(Teohetal.1998;Rangan,1998; Shivakumar,2000;Daniel,2008)。与国外市场化的股权再融资政策不同,我国证券市场监 管机构为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设定了相应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2,这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为 了达到该标准而进行盈余管理,整体表现为净资产收益率及格线10%与6%边际区间内公司 数量高度密集(蒋义宏、魏刚,1998;孙铮、王跃堂,1999;陆宇建,2002)。此后诸多研 究采用可操控应计项目法更进一步证明了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会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盈余 管理,并发现监管机构政策的变化同样会带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调整(陈小悦、肖星、 过晓艳,2000;原红旗,2004;张祥建、郭岚,2007)。 但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仅仅是盈余管理方式之一,上市公司还有可能通过改变交 易时点、生产决策、以及关联交易等实际业务的管理(realearningsmanagement)来达到股 权再融资目标(魏明海,2000)。因此,仅仅通过可操控性应计项目法可能无法把握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全貌。在这一认识的引导下,国外近年来已经开始研究实际业务盈余管理 行为的存在性与影响因素(Roychowdhury,2006;Daniel,2008),结果发现为了提高利润, 上市公司可能会采用扩大生产量、降低销售价格以及降低研发费用等可操控性费用来达到降 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额和减少费用的目的,从来实现利润调增的盈余管理。 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行为主体是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和会计估 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以及交易事项发生时点(魏明海,2000),但在我国上市 1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的再融资指股权再融资。 2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最初有明确规定是在1993年12月17日《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 暂行规定》中,要求“连续两年盈利”;1994年12月20日将该标准调整为“公司净资产税后利润率三年 平均在10%以上”;又1996年1月25日和1999年3月26日进一步变动为“公司净资产税后利润率每年均 达到10%以上”;以及“三年平均在10%以上,同时每年不低于6%。” 2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所反映的是大股东的意志(李志文、宋 衍蘅,2003),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际上也就是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李东平, 2005)3。控股股东的利益实现——包括一般的投资收益小股东所无法得到的隐性控制权收 益,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股权再融资能否成功实施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国上 市公司进行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能够得到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周 中胜、陈俊,2006)。这就很可能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出与国外上市公司 不一样的特征,特别是在设计经营活动的实际业务盈余管理方面,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2006)和Daniel(2008)等对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度量方法, 对我国大股东控制下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 在再融资过程中是否存在实际业务盈余管理行为,并通过横截面分析研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998-2004年再 融资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同时采用了应计项目和实际业务两种 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实际业务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并且发现 上市公司实际业务盈余管理程度与关联交易存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