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资料,依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2、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4、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同一证候,便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法。 5、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6、阴阳互根: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7、阴阳互用:即相互为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8、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指阴或阳的一方超过了正常水平,表现过于亢盛的病理状态。阳盛则热和阴盛则寒。 9、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寒和阴虚则热。 10、五行:木、火、土、金、木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 11、五行学说: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木五种物质构成的,根据五行间的关系,以五种物质为基础,对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加以抽象、归纳、推演,用以说明物质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促进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 12、五行相生: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3、五行相克: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4、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5、五行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6、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17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功能: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作用、化气作用、化神作用 18、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9、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其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精、气、血、津液格子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0、气的运动: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人的生命活动就终止。 21、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由水谷精气化生,特性是“慓疾滑利”,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防邪入侵;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 22、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23、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转化性 24、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 25、七情内伤: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异常的情志变化,属内伤病因之一。 26、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27、假神:是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临终前的征兆。 28、但寒不热:病人只觉得畏寒而不发热者,多为里寒证,新病畏寒,多为寒邪直中脏腑;久病畏寒多为脾肾阳气虚衰。 29、但热不寒:病人不恶寒只恶热或发热,包括壮热、潮热(病人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如海水涨潮一样发有定时)、低热 30、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因养气虚损,卫阳不固 31、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32、八纲辩证:通过四诊,掌握辩证资料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正邪的强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症候。 33、正治:采用与疾病症候性质相反的方法进行治疗,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34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5、防治原则:预防为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6、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