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刀手法治疗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概念相关讨论船桅效应骨盆旋移征骨盆是多病之源,骨盆是健康之源骨盆移位导致脊柱的改变骨盆移位继发全身关节的移位寰枢关节紊乱环枢椎被医学遗忘的角落病因病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认识我们习惯于将骨盆比作基座,脊柱比作中轴,骨盆倾斜就会引起脊柱S状弯曲,以致影响到头项活动的枢纽而出现寰枢关节紊乱。如果用逆向思维的形式来看问题,把虚空作为人的生存空间,人好比一棵树,那么头就是人体的根本,头发是根须,脊柱是树干,四肢是树枝。所以,当寰枢关节发生错位时,同样会沿着脊柱传递到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而发生病变。当然,这只是逻辑现象上的推理,还需要从人体解剖结构、肌电生理、生物力学等多方面去研究。港台整脊手法中的兄弟椎学说也可佐证这种理论的正确性,不过,我们更重视其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即有效的重复性和操作的安全性。所以,我们在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同时,应该将脊柱当作一个整体去调整,从整复骶髂关节开始,继而腰椎、胸椎、颈椎,直至寰枢关节,不少病人术后立即疼痛消失、并有如释重负、神清气爽之感。而且,远期疗效也较为巩固。 诊断 1、站立位时的全脊柱正、侧位相 注:站立位—反应脊柱侧弯真实状况正、侧位—以建立三维立体感 2、CT或MRI检查:有助于了解椎体结构和椎管内情况 Cobb角测量法四、骨盆旋移及寰枢关节紊乱的表现形体表现姿势表现俯卧位2俯卧位3仰卧位坐姿站姿五、针刀医学诊断要点针刀手法适应症治疗小针刀骶髂关节错位的基本治疗点髂腰韧带髂嵴点:以靠近痛点的髂骨边缘为进针点,使刀口线与进针点和L5横突的连线平行,使针体和进针部皮肤平面垂直刺入,深达骨面后,使刀锋滑至髂嵴边缘的内唇。然后使针体沿刀口线方向向L5横突方向倾斜,使针体与内侧皮肤平面成15°角,令刀锋紧扣髂嵴边缘内唇骨面,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然后将刀口线转动90°,作切开剥离2、3刀出针。覆盖无菌纱布后,一手固定患侧髂嵴处,令患者向健侧过度侧屈2-3次即可。配合手法髂嵴左右倾斜型高髂棘侧L3横突点:在L3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进针,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重点松解横突尖部的外下方,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就出针。高髂棘侧十二肋内侧痛点:在十二肋内侧痛点处作一记号,在肋下侧缘离记号最近部位进刀,深度达到骨面,刀口线和肋骨大约呈70°角。刀锋达肋骨面后.将刀锋滑至肋骨下缘痛点处。刀口线方向不变,将针体倾斜,与背平面约呈70°角,在肋下侧面下缘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出针。配合手法髋骨旋前型(骶髂关节前脱位)配合手法髋骨旋后型(骶髂关节后脱位)配合手法骶骨前后移位型配合手法耻骨移位型配合手法九点法六点法三点法三角法两点法一点法配合手法(2)患者端坐于凳上,医者站在患者身后,摸准其枢椎棘突(以第二颈椎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必可摸到隆、厚、痛之处)。用右手拇指轻轻按于第二颈椎棘突的右侧缘,屈左前臂用肘弯勾托于患者下颌,前臂及手部配合将患者头颈抱住,并稍向上提拉,带动患头在低头15°向左旋转45°,同时按于第二颈椎棘突右侧缘之手同时推向左面,此时即可“哒”一声,患椎即可复位。如为寰椎前脱位,则要加一个向上提拉的力,即在旋转的同时向上提拉。如为寰椎左侧横突向后下方旋移,医生的左手豌豆骨定在左横突尖的后下方,在做前屈旋转上提的同时,医生左手着力点向前上方推顶,手下可感觉到寰椎复位,并听到响声。牵引较轻的脊柱侧弯经手法即可治愈;慢性软组织损伤者用针刀松解后手法整复;韧带松弛、肌肉无力的脊柱关节不稳者,应用支架或固定带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而患者的功能锻炼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也很重要。锻炼的重点应放在腰背肌、颈项肌、腘绳肌腱、股四头肌、臀大肌、背阔肌、腹肌和背伸肌等处,以提高自身支架系统的功能。讨论99%的骨盆移位是先天性的: 是胎儿通过患有骨盆移位的母亲的畸形产道时或助产不当所造成的 后天性骨盆移位: 由于高处坠地或冲撞等跌扑损伤,使骶骨和尾骨受到重击而造成(发病率相对较低)。包括下肢的伤残也可造成骨盆移位。 体位性损伤: 由于长期姿势不正确,静力损伤使骨骼肌附着点的末梢神经疼痛痉挛,或因失治、误治进而继发为孪缩变性,导致骨盆骨连结力学的失衡 骨盆旋移与骶髂关节的关系前脱位和后脱位的鉴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