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987751A(43)申请公布日2022.09.02(21)申请号202210682817.6(22)申请日2022.06.16(71)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址210001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72)发明人周旭招启军张夏阳任斌武林沐阳王博杜思亮(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专利代理师李胜强(51)Int.Cl.B64C27/52(2006.01)B64D35/00(2006.01)F16H57/0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变转速传动机构及其倾转旋翼机的模式适应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变转速传动机构及其倾转旋翼机的模式适应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太阳齿轮和第二太阳齿轮,第一太阳齿轮啮合有若干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太阳齿轮共同啮合有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啮合有齿圈;还包括行星架,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行星架上;第一太阳齿轮用于连接输入端,齿圈用于连接输出端;锁定行星架时,第二行星齿轮仅自转;锁定第二太阳齿轮时,第二行星齿轮自转的同时绕第二太阳齿轮公转。本发明在分别锁定行星架和第二太阳齿轮时,能够改变第二行星齿轮的转动状态,进而改变齿圈的转动状态,实现两种不同大小的传动比的输出,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对于不同转速的需求。CN114987751ACN11498775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太阳齿轮和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有若干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共同啮合有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有齿圈;还包括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用于连接输入端,所述齿圈用于连接输出端;锁定所述行星架时,所述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形成低速传动单元,此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仅自转;锁定所述第二太阳齿轮时,所述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形成高速传动单元,此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自转的同时绕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公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周围,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一一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厚度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通过第一安装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通过第二安装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为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通过轴键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为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齿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动力输入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远离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侧设置有端盖。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10.一种倾转旋翼机的模式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转速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用于连接旋翼。2CN114987751A说明书1/5页一种变转速传动机构及其倾转旋翼机的模式适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倾转旋翼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转速传动机构及其倾转旋翼机的模式适应装置。背景技术[0002]倾转旋翼机是一种将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融为一体的新型飞行器。既具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能力,又具有螺旋桨飞机的高速巡航飞行能力。但是受制于复杂的旋翼/螺旋桨以及传动系统。倾转旋翼机旋翼/螺旋桨转速固定,难以实现特定飞行模式下高效率工作以及更优性能的需求。[0003]旋翼/螺旋桨在直升机模式下提供升力,在螺旋桨飞机模式下提供前进动力,两者在设计上存在矛盾。为了提高旋翼/螺旋桨系统在不同模式下的工作效率,目前有两类技术路线。第一是旋翼变直径技术,即直升机模式下旋翼半径较大,以产生更大的拉力实现飞行;固定翼模式下缩短旋翼半径,减小旋翼桨尖速度和桨叶面积,此时的推进性能更优。第二是旋翼变转速技术,即直升机模式下旋翼转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