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地下室顶板改造工程概况 图1.1地下室顶板需拆改范围(图中画斜线区域)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1、在接到图纸后,项目部应组织项目相关人员熟悉图纸,进行审图,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和设计单位就改建部分发现的问题或原建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使问题在施工初期即得到解决,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项目技术部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需求,准备相关地下室顶板改造工程所需的图集、规范、标准、法规、资料等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3、针对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在工程开工初期进行合理安排,做好各项技术培训、技术交底、质量交底,并做好入场工人的各项教育及学习工作。 第二节人员准备 本工程脚手架施工人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并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需要熟练操作工8人以上,并配备相应数量的壮工做相关辅助工作。 第三节材料、设备准备 材料:48*3.25钢管、扣件、18厚木模板、铁丝、50*1木方; 测量、放线设备:水准仪、全站仪; 机械设备:汽车吊、风镐、空压机; 施工操作设备:梅花扳手、老虎钳、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工作服。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流程 地下室顶板拆除前,先搭设梁板的回顶架,作为顶板拆除后悬臂梁板的支撑,回顶架为双排脚手架,排距8,间距12,步距18,主梁梁底采用4根立杆进行回顶。 匚. 回哄没示鼬 表示拆除范围 VII士X 拆除区域搭设满堂架,施工顺序为: 满堂架搭设,模板铺设-楼板破除、梁柱破除-吊运-清理-模板支设-植筋-浇筑混凝 因部分柱改造后截面面积增大,需对原有砼柱表面进行凿毛,凿毛深度1cm,柱新增箍筋及纵向钢筋均采用植筋的方式与原有柱及地下室底板进行锚固,植筋深度均为15d(d为钢筋直径),柱钢筋绑扎完成后,重新支设模板浇筑C35微膨胀砼。 第二节施工方法 满堂架搭设 在地下室底板搭设满堂架,上铺双层木模板用于打凿时防护。 满堂架立杆间距12mm*12mm,步距15mm,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底部设50mm*2mm*2mm木垫板。 满堂架架体部离地面2mm处设扫地杆一道。 满堂架架体外侧周圈和架体中间每隔10m设竖向剪刀撑一道,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夹角宜为45°〜60°。 操作平台架体平台面上纵向水平杆间距加密为3mm,然后再铺双层木模板,木板与架体连接应牢固、搭设严密。 操作平台架体四周设防护栏杆、安全网和踢脚板,防止打凿后混凝土碎渣掉落。 楼板破除、梁柱破除 楼板破除应分段进行,不得同时大面积进行拆除。拆除作业时应先拆除容易失稳的构件,如先拆除楼板,再拆除次梁,最后才能拆除主梁。 钢筋混凝土楼板应采用粉碎性拆除,不得大块倒塌或推到,楼板被粉碎后,应暂时保留钢筋网,钢筋网的切割应放在钢筋混凝土梁拆除前。 拆除钢筋混凝土梁时,应在梁的两端凿缝,剔凿时注意钢筋先别切割,待使用汽车吊进行捆绑并绷上劲后,再分别割断两端钢筋,用汽车吊缓慢吊运放至顶板面后进行破碎。 根据图纸要求破除相应柱头混凝土。 柱砼浇筑完成后, 杂物清理 用料斗将操作平台上拆除下来的钢筋、混凝土块等杂物装好,然后用汽车吊吊运至外运汽车里,运弃至指定地点。在吊运过程中,切忌注意较小块的垃圾必须使用封闭的料斗进行吊运,以保证安全。 模板支设 对操作平台架体进行拆除,重新搭设地下室顶板板模板支撑架体,具体详见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植筋 根据设计变更图纸要求对混凝土柱新增部分以及7宽砼墙进行植筋,植筋深度为15d(d为钢筋直径)。 混凝土浇筑 按照图纸要求绑扎钢筋、梁柱接茬部位需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干净后浇水湿润,涂刷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然后重新浇筑混凝土。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对钢筋的进场检验和复试工作管理,对不合格钢筋严禁用于工程上。 (2)、加强对配筋工作的管理,配筋单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用于施工。 (3)、加强对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加工合格的钢筋方可用于工程上。 (4)、加强对钢筋接头的质量检查力度,确保钢筋连接的质量。 (5)、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6)、把质量关,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 (7)、植筋和钢筋焊接符合规范要求。 二、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搭设的允许偏差如表5.2所示: 表5.2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 尺寸柱、墙、 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