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摘要 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从失业保险的百年发展史 来看,它是各国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时所采取的最普遍措施。它一方 面能够保障失业人员的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另一方面可以充当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实现反经济循环作用,并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 配置,最终实现防失业、促就业,保稳定的功能。我国现行的失业保 险制度运行已有10年,在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 面⒒恿嘶淖饔茫诖俳鸵捣矫娣⒒拥淖饔没瓜嗟庇邢蕖R? 消极“保生活”为价值取向的失业保险制度,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经济形势时,特别是在当下应对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不免显得有些 力不从心。因此本文选取失业保险为切入点,研究失业保险的就业促 进功能,希望通过分析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建 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进行 综合评价,以“诊断”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就业促进方面的制度缺陷, 为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本文沿着“理论分析——综合评价——措施建议”的思路写作, 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涉及选题的意义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 状及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部分是有关失业保险制度影响失业者再就 业行为的理论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阐述由信息不对称 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对失业保险与个人劳动供给行为的潜在 影响。最后在劳动-闲暇模型、寻职理论指导下,围绕失业保险给付水 平、失业保险给付期限、失业保险给付方式展开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再 就业效应分析。第三部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作用的综合评 价。简单梳理我国从“救济”到“就业”型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评价分析法,对我国1999年至2008 年间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我国失业保险促进 就业的发展趋势,找出影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发挥的关 键因素并加以分析,以发现我国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制度缺陷。 第四部分将在第二部分的理论模型以及第三部分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 上,提出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建议。 关键词:失业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因子分析法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相关概念界定.......................................................................................................2 (一)就业与失业...................................................................................................2 (二)失业保险.......................................................................................................3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内容...........................................................................3 三、相关文献综述.......................................................................................................4 (一)国际研究.......................................................................................................4 (二)国内研究.......................................................................................................5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