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可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一文初步提出这一学说,其学生俄林在《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问题》(1933)一书提出著名的“赫可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 3.1.1要素禀赋论的假设前提 1.机会成本递增,只能实现不完全专业化生产; 2.假定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至少是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即2×2×2模型。 3.两个国家在产品的生产中,方法相同、技术相同,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投入量是自变量,产量是因变量。 4.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5.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6.两个国家一个是资本要素禀赋比较丰裕,另一个劳动要素禀赋比较丰裕。两种产品一种是资本要素密集度较高的,另一种是劳动要素密集度较高的。 7.国家之间的贸易没有任何壁垒、交易费用为零。 8.两国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规模经济效益。 9.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10.两国只有货物贸易,贸易是平衡的。★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相比不同的地方:3.1.2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要素禀赋和要素丰富程度★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度产品3.1.3要素禀赋论的内容和结论第三,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第四,国际商品贸易可代替要素流动,可以解决要素国际间分配不均,导致商品、要素价格(包括工资)趋于均等化。 3.1.4要素禀赋论的评价3.2要素禀赋论的发展3.2.1要素比例变化理论3.3里昂惕夫之谜 3.3.1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学者列昂惕夫通过投入——产出的方法,对美国1947年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中的所使用劳动力和资本进行了分析,得出与H-O模型的结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的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一些学者也对要素禀赋学说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确实在部分国家对外贸易中存在列昂惕夫之谜现象。TestsonUSAdata3.3.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技术差距学说。 2、自然资源学说。 3、要素密集转化学说。 4、贸易壁垒限制学说。 5、人力资本学说。 6、需求偏好学说。 7、跨国公司影响学说。★技术差距学说★自然资源学说★要素密集转化学说 H-O模型假设各国生产同一种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也就是说同一种商品有相同的要素密集度。 而事实上,由于各国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假设不很现实。如粮食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美国就是资本密集型的。 因此,由于要素密集度的逆转,事实上是资本密集型的美国农产品被统计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壁垒限制学说★人力资本学说 H-O理论假设同类要素在各国间是同质的。但事实上,无论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还是资本,其素质是不同的。 列昂惕夫认为,美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资本,而是熟练农民和科技专业劳动者。他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力,而是人力资本(HumanCapital)。 从这一角度看,美国大量出口的正是农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当时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说★跨国公司影响说3.3.3列昂惕夫之谜评价 列昂惕夫之谜的提出开创了用统计数据实证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 列昂惕夫之谜源于H-O理论过于严格的假设前提脱离了现实经济世界。尤其在二战之后,国际经济格局与古典模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呼唤现代贸易理论的诞生。 从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可以看出,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思考与练习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