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关键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资本要素密集、资源要素集约等特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进一步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和沿海临港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业地位日益凸显。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以上,是继广东、江苏和山东省之后的装备制造业大省,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省2.4万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1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2%;装备制造工业完成限额以上投资1666亿元,占制造业的45.6%。 (二)新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加强。200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579.9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8.6%,新产品产值率达25.5%。不少产品已成为大型发电设备和石化装备、集中控制系统、数控加工设备、特种远洋船舶制造、仪器仪表和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国家重大项目的配套产品,并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三)传统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加快精密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及先进加工设备的普及应用。以数字控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促进了传统机械装备产品趋向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和精准化。柔性制造技术、极端加工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等先进技术装备的不断引入,使得产品制造趋向于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的引入使得我省装备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发展。随着客户服务与研发制造相互渗透和融合,服务环节在装备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装备制造业加速向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延伸,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集成、营销、安装和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装备制造服务企业逐步发展,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企业主营业务已开始由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服务业务在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大型机械装备趋向于订单制造及专业化、个性化售后服务。 (五)产业集群化趋势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已从“专业化生产+块状经济”演变为“专业化分工制造+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为主的现代生产协作体系。一批装备制造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形成和崛起,带动了产业集群及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产业链的整合提升,跨地域的产业集群比重不断提高,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区域品牌培育成效明显。 (六)扶持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76号)出台后,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台(套)产品认定工作。省及杭州、宁波、温州等市设立装备制造业财政专项资金,对重点领域首台(套)装备、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给予扶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产品档次和质量稳定性不高、关键零部件及高档工作母机依赖进口、产品研发及售后服务相对落后等问题,特别是在重大装备自主研发和信息化、数字化及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对产业进行新一轮的提升和发展。 二、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 (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以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重点,突出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强产业导向,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提升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提升三大工程,构建技术创新、行业支撑、产业配套、品牌服务和要素保障五大体系,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21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200亿元以上,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每年保持在32%以上;年均新产品产值率达30%以上,重点培育100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50家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