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揪出你的投資盲點 「「「追高殺低「追高殺低」」」是投資人最常犯下的錯誤」是投資人最常犯下的錯誤,,,主要導因於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主要導因於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這也是,這也是「「「行為財務學「行為財務學」」」 的研究範圍,,,大多數的人由於對機率的判斷能力不足,大多數的人由於對機率的判斷能力不足、、、過度樂觀、過度樂觀、、、固執、固執、、、過去經驗、過去經驗,,,產生,產生「「「經驗法則「經驗法則 的謬誤」,追而形成諸多投資上的盲點。。。 賺錢或是理財的成敗,,,絕大多數操乎投資人的個性,絕大多數操乎投資人的個性。。。 「人貴在自知」,在理財行為上首重了解自己握有多少資源,例如經濟來源、收支情形等等,弄清楚 之後再來設定目標,才會更為知道該採取怎樣的策略,但是很多人都不認識真正的「自己」,透過投 資屬性測驗,或者經由別人眼中看到自己,他們都急於否認:「不會啊!我不是這樣的人!」 根據摩根富林明過往進行的「台灣投資人大調查」中發現,就算媒體以及專家不斷宣傳投資理財的注 意事項,但是真正落實的人卻少之又少,以至於出現「保守投資人不保守」、「停損停利未嚴格執行」 等等的投資盲點,種種失誤使得進行投資並且獲利的投資人比重居然只有八.六%。 若能透過自我認知以及嚴守紀律,認識自己的盲點,勢必能夠在投資難度增加的環境中,戰勝大盤, 貫徹理財目標。 盲點一:::依賴過去經驗:依賴過去經驗押寶單一市場 摩根富林明調查發現,將近七成的人以台股為投資標的,但過去一年獲利的人低於三成,理財工具過 於集中,以風險和掌握難度最高的台股為主,導致能掌握投資契機的民眾比例有明顯偏低的現象。 等到挫敗,才會感覺心痛。這是近來台股散戶遲遲不敢入場的主因。 盲點二:::聽信二手傳播:聽信二手傳播心中只有明牌 大眾媒體仍是台灣投資人的首要選擇,以平面報章雜誌最主要(二五%),其次是電視新聞(一七. 二%)、投資理財電視節目(一一.六%)和網路新聞(一○.二%)等等,而理財訊息來自理專與 專業機構營業員的比例卻不到一成。就像擦鞋童理論,媒體很多訊息都是二手傳播,小心淪為最後一 隻老鼠。大家都知道不要追高殺低,但是很難克服貪婪的人性! 當市場上一面看好或看壞某種工具的時候,就是理專開始頭痛的時候,因為一定會遇到很多要求購買 或拋售的人潮,但是杜淑娟強調投資不是投機,「投機教父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表示, 只有一無所有以及有錢的人才有本錢投機,其他人還是腳踏實地吧!」她提醒個性衝動的人:「萬一 你看錯了趨勢,掉進流沙該怎麼辦?」 媒體上很多資訊是片斷不完整的,投資人眼中只看到自己相信與想要得到的,對於風險等其他資訊, 卻有意無意地忽略掉,這也就是為什麼金管局嚴格規範財富管理業務,設下重重門檻,會要求理財專 員詳細分析投資人的目標以及風險承受度,「藉由系統控管,避免別人做傻事」,不妨將資產分為核 心的防禦部位和衛星的攻擊部位,如果投資人真的打算聽從小道消息,不妨先從小額付出開始試試水 溫,不要全部「寥落去!」寧可小賺也不要大賠,投資不是冒險,務必要留活路。 盲點三:::到處胡亂投資:到處胡亂投資根本不清楚損益 與上述懶得做資產配置不同的,還有一類型的投資人堅信:「撿到籃子裡的都是好菜!」杜淑娟想起 她的一位客戶:「他把投資標的列出來,數十檔不同性質的股票琳瑯滿目,他的邏輯只要有一檔賺到 就夠了,連這些股票的代號都記不起來,但是別忘了:要把全部的漲跌都計算進來才能反映真正的損 益啊! 盲點出局!!! 台股目前共有一千多檔,哪怕連分析師也不可能,更沒必要精通每一檔股票,更遑論資金有限的散戶。 縮小範圍,學習專注,不論股票或者其他金融商品,哪怕是自己居住地方的小生意、房地產,找出最 適合你自己的致富方式,那就可以成功! 杜淑娟以投資大師巴菲特為例,他年初因為看空美元,結果虧損不少,慘遭市場取笑,不過他不以為 意,可見投資大師都會看錯時機,一般人又怎麼可能不犯錯,但重點在於「專注」二字,巴菲特便堅 持不碰科技類股,那怕指數不斷飆高,他依然不為所動,「不為所動才是神,凡人上車容易下車難, 只會一窩鋒盲從。 但凡人也別洩氣,不要光羨慕看別人成功,因為不是全部的成功模式都可以移植拷貝,條件背景的不 同,便會造成差異,但根據兩位專家的觀察,投資工具雖多,只要按照自己的個性去走,在投資中不 斷修正步伐,保持居安思危,不論你相信的是什麼,有自己的一套哲學,並且紀律地堅持下去,你就 會成功。 追求金錢遊戲的人,獲利不一定好,不論做任何投資,務必了解標的物的屬性,在什麼情形下會造成 盈虧,比較短期績效會讓理財目的失焦,以購買基金來說,投信投顧公會建議至少要觀察三年以上的 績效表現,至於新推出的產品,更不可忘記與同類型基金相互比較風險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