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专业综合实验 《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特性实验》 实验指导书 液体推进实验室 2006年3月 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液体火箭发动机常规实验的实验技术,了解台架、推进剂供应系统的布局(见图1)和工作程序。 熟悉实验操作及压强、推力和流量的测量方法(见图2)。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掌握获取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特性参数的方法,并能对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系统的组成:实验前由图1分析出各路系统的功能及各零部件的作用。 氧化剂供应系统; 燃料供应系统; 点火系统; 冷却剂供应系统; 吹除系统。 测量方法 分别测量出氧化剂与燃料剂的流量,计算出推进剂的混合比。 推力室垂直安装在静止实验台上,点火后通过安装在推力室上的推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推力室的推力和工作压强。 通过调节推进剂组元的混合比,改变工况,继续点火试验,进行推力室的推力和工作压强的测量,并分析推力室性能的变化(即:F实、Isp实)。 氧化剂流量 计算机数据 采集及处理 信号调整器 放大器 滤波器 涡轮流量计 分线盒 燃料流量 冷却水流量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推力传感器 图2 三、实验操作步骤 启动测量系统,预热30分钟,然后采集零位,检查测量系统工作情况。 各系统检查 氧气瓶不得少于8个,压力不消与5.5MPa。 酒精和点火酒精量不少于贮箱容量的1/3,保证酒精浓度。 冷却水量不少于贮箱容量的3/4,应无油污。 氮气压力不小于5MPa。 高压空气压力不小于6MPa。 打开排气管盖子。 检查压力开关插头和吹除电磁阀插头工作正常。 热试车钥匙应由主试车者持有。 打开点火酒精,打开酒精和氧气路前置阀。 各管路系统调压(必须在测量系统采集零位后才能进行) 调节操纵空气压力为2.62~2.75MPa。 调节点火酒精贮箱压力为1.20MPa。 调节酒精贮箱压力为2.63MPa。 注意:酒精贮箱压力不允许超过3.2MPa。 启动水泵,启动前水路放气手阀和回流手阀应全开。 调节氧气调压器出口压力为2.28MPa,其中为氧气间温度[K]。增压操作时注意观察管路和阀门的密封性。 填热试车表,记录调压数据和预计流量,确定试车工况。 管路放气 点火酒精管路(两处)放气。 酒精管路放气。 关闭水泵放气手阀和回流手阀。 热试车启动前检查 操纵台上仪表指示正常。 测量系统工作正常。 技安检查,关好铁门。 插上热试车钥匙,合上热试车操纵电路。 吹除,检查火花塞工作情况 用点火氧气认真吹除点火器,然后检查火花塞工作情况。 用吹除空气反复吹除三次,每次不少于30秒。 按电铃三次,并通知测量组启动测量系统,记录数据。得到测量组回答后,按下热试车电钮,进行热试车。 热试车时主试车者密切注意试车间情况,副试车者观察推力室压力、冷却水进口压力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并纪录冷却水出口温度。遇有异常情况由主试车者手动停车。如有危险情况应立即急停车。 试车后操作 主试车者拔下和持有热试车钥匙,断开热试车电路。 用吹除空气反复吹除五次,总时间不少于5分钟。 检查推力室,喉部截面和点火器温度。 按以下程序泄压:a)酒精贮箱,b)点火酒精贮箱,c)高低压氧气路,d)高压氮气路,e)高低压空气路。 打开水路放气手阀和回流手阀后关闭水泵。 盖好排气管盖子,消防器材处理。 填好热试车纪录表,打印出试车数据,整理装订好、试车组长签字。 附:气氧台连续热试车补充注意事项: 上次热试车的停车后操作12.(4)(6)应不进行。 必须对点火器进行冷却直至不高于室温。 特别注意:氧气压力,点火酒精量和酒精量是否达到要求的数值。 四、纪录实验数据 喷管喉部直径dt= 喷管出口直径de= 环境大气压Pa= 表1 余氧 系数 α工况 No氧气体积流量 Qo (m3/s)氧气 温度 To (K)氧气 压力 po (MPa)酒精质量浓度 NF (%)酒精体积流量 QF (m3/s)酒精 密度 (kg/m3)0.550.600.700.80表2 余氧 系数 α工况 No推进剂总流量 (m3/s)氧化剂流量 (kg/s)燃烧剂流量 (MPa)混合比 v燃烧室压力 Pc (MPa)发动机推力 F (N)0.550.600.700.80五、计算和分析实验结果 列式计算各实验点对应的实际比冲Isp实、实际推力系数CF实和实际特征速度C*实。 列式计算各实验点对应的燃烧室效率ηC*、喷管效率ηCF和比冲效率ηIsp 绘制比冲和推力随余氧系数的变化曲线,并讨论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