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杨氏之子的说课稿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杨氏之子》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所选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编排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2、文本解读:《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课文内容简单,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通过本课学习,一是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感受故乡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基;三是通过课后搜集妙言小故事,积累语言,丰富语言。3、教学目标:A类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3).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B类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抓住重点词,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聪明机智。C类目标:1).分组练笔丰满文本。2).交流课外搜集的妙言小故事,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4、教学重难点: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把没写出来的内容补充出来,应做为难点来突破。抓住人物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惠,语言的精妙,也是本课重难点之一。5、预习作业:1).会写课后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了解故事内容,旁边批注自己的感悟和不懂的问题。3).搜集妙言小故事,准备课上交流。二、说教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说学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读写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说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名言导入,激发兴趣。(A35分钟)以同学们课下积累的古代名言警句为话题导入新题,解题。然后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让学生读,比较与平时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发现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言简意赅,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第二板块:反复朗读,读好文本。(A1、210分钟)本板块除让学生过好生字关外,应重在读上下功夫。首先引导学生断句,让他们明白应怎样停顿,然后通过自读,抽生读检查。在朗读不尽人意时,老师再逐句进行指导,并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范读,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因为好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激情激趣。第三板块:根据注释,疏通全文。(B110分钟)本板块的教学,在学生依据注释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采取寻找伙伴,自由结合的方式,理解内容。在汇报学习成果时,以简驱繁,从以下几点突破难点。本课只有五句话。学习第一句话,应重点强调孩子姓杨,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着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但还有仁爱、善良、温顺之意。聪惠一词,说明杨氏之子既聪明又有教养。第二句重点理解诣字,诣多指拜访尊敬的人或长辈,可见这杨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个人,而且杨、孔两家交往甚密,不然怎会乃呼几出?这个小孩怎么会知道来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为孔君平是以杨梅取笑杨氏子,而是开个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聪惠。第三句重点强调,孩子端来各种水果,其中有杨梅,再次强调杨字。第四句让学生明白,孩子姓杨,而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第五句强调:禽不是指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孩子由孔君平姓孔,马上想到孔雀,真可谓聪惠。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文中人物对话,感悟人物说话的语气,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第四板块:美读品味,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B210分钟)。学生仅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升华文本,才能活跃思维。想想:全文55个字围绕哪三个字写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找到甚聪惠后,再引导学生品读全文的对话,体会杨氏之子之聪惠。①从应声答曰可看出他反应快。②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回答中,可看出孩子会听,能听出孔君平话中话,也用孔的姓回敬孔。答得妙,加上未闻语气委婉客气,避免了对长辈的冒犯,且天衣无缝。③从为设果,果有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