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第1期比较教育研究No.1,2010 (总第240期)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GeneralNo.240 超越柯尔伯格:美国当代道德 教育理论的变革 朱晓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美国社会道德的危机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理论界尝 试提出不同的解释系统。针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已形成了三个比较有特色的理论流 派:超越“公正”视野的关怀理论、超越“道德认知领域”的道德领域理论和超越“道德推理能力” 培养的品格教育理论。它们不仅反映了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特征,而且深刻影响着当 代美国道德教育实践的走向。 [关键词]美国;道德教育;关心理论;道德领域理论;品格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6.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10)01-0054-05 在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moral一、超越“公正”的视野:“关怀理论”的 education)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与柯尔伯格的道教育意蕴 德发展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道德教育的目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卡罗尔吉利根( 的是促进儿童的道德认知结构(道德推理阶段)的·CarolGilli- gan)曾经作为研究助手与柯尔伯格一起工作,她发 发展。[1]柯尔伯格确立了以“公正”为核心的道德认 现柯尔伯格的研究数据忽视了女性的道德观和道 知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尽管柯尔伯格的理论 具有康德的思想根源,同时柯尔伯格也引用苏格拉德冲突体验。通过倾听女孩子和成年女性的声音, 底和柏拉图的观点来证实他对道德推理的重视,并吉利根发现了一种不同于男孩子和成年男性的声 音,那就是一种出自“关怀”(care)而不是出自“公 用杜威的思想来支持他对“公正团体学校”的设想, 正()的声音由此引发我们对人类本性和人 但从柯尔伯格理论的创立之初,对其理论的争议就”justice。 类社会状况的不同思考随之改变的是,关于心理 开始了,来自内部的批评与来自外部的挑战同时存。、 教育和训练等方面的变化。吉利根也以《不同的声 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美国社会道德的 音》(thedifferentvoice)作为书名来表达她对“关怀 危机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理论界尝试提出不同 理论”的理解。 的解释系统。目前,围绕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判与不同于公正视角,吉利根试图透过女性的关 超越,已经形成了三个比较有特色的理论流派:关怀视角揭示道德认知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另 怀理论、道德领域理论、品格教育理论。它们不仅反一种声音,并由此勾画出道德领域的另一个新的图 映了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特征,而且深景(anewmappingofthemoraldomain)。[2]基于对“关 刻影响着当代美国道德教育实践的走向。怀”声音与“公正”声音不同的关注,吉利根形成了 作者简介:朱晓宏(196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54— No.1.2010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GeneralNo.240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总第240期) 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即道德推理发展还可以有另一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哲学教授内尔· 种路径,即强调关爱、回应和交往,而柯尔伯格方案诺丁斯(NelNodings)也从教育学的视角对柯尔伯 中的推理则很少关注情感和生命质量。与此同时,格的理论提出质疑,认为道德发展理论对道德的认 吉利根也指出,她的理论框架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性知维度尤为信奉,并把道德认知能力提到了一个相 别视角,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社会学事实和普遍观察当的高度,忽略了道德的情感培养过程。换言之,没 基础上。吉利根认为,“公正”(justice)与“关怀”(care)有把道德成长中的情感因素考虑进来。[3]诺丁斯还 作为人类关系的两个重要观念,在人类发展的新理进一步研究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关怀缺 论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失问题,形成其著名的“关怀教育理论”。诺丁斯的 吉利根对公正与关怀两种框架的对比意味着关怀教育理论将关怀视为人的基本需要,强调情感 提出问题方式的变化,并由此引导我们重新思考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 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相关问题,即:织教育。诺丁斯认为,学校的关怀教育不论是在目 1.儿童观的变化。青少年意味着儿童从孩子向标上、课程内容上,还是学校具体生活实践中,都体 成年的变化,这种变化比心理学家以前能够想像的现出很强的道德性。关怀教育的道德意义在于关心 更加社会化,这就引起我们更多地关注对认知、社学生的幸福[4]“,幸福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一 会和道德发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