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影响 姓名:齐海龙学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其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洋务派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以“师夷之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年,几乎占了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之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海军,派遣留学生,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虽然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及封建专制统治,其失败的命运无法避免,但是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教育积极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在内外交困中,还在睡梦中的中国,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他们或学习过西方的先进知识,或拥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和睿智的大脑,虽然他们出身不同、地位也不同,但是在他们共同认识下却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他们通过自己对西方列强的研究和探查,大胆的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影响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口号。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对改变国家命运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地尝试。 一、兴办军事工业 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和西方列强势力逐渐进入中国,以及国内天平天国运动战事尚未平息,在内忧外患的威胁下,清朝统治者逐渐摘去了“天朝上国”的冠冕,其中一部分先进到中国人开始吸取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 兴办军事工业并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开办了其它企业,希望以此来武装军队,建立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这是其主要目的。洋务派在这一目的的引导下于6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系列军工企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江南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这些军工企业大部分由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地方官员开办,这些企业的开办对后来中国抵御外辱、加强清政府的军事力量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清政府的支持和洋务派的努力下,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舰队初步成军﹐舰队编制基本采自英国。拥有战舰铁甲二艘﹐巡洋舰七艘﹔守船六艘﹔辅助战守各船鱼雷艇六艘﹔其它还有练船﹑运输船等﹐共计二十五艘。与海军建设相适应﹐沿海各重要海口还设置了炮台等防御工事。1875年后﹐先后筑有烟台﹑营口﹑旅顺﹑大连﹑威海等处炮台。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成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近代海军。据史料记载中国海军的成军,滞迟了甲午战争十年。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在80年代暂时放弃了侵略中国的计划。同时,洋务派采用西方编制和装备编练新式的陆军。推动了陆军的近代化。由此可见,洋务运动是中国军事和国防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二、民用企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这一举措确实非常必要,但其拥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便是资金、交通、原料和燃料等问题。于是开办民用企业以解决资金等问题这一方案提上了洋务派的日程。因此,洋务派在“求富”的旗帜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求富”之路,从70年代始洋务派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先后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同时,洋务派也努力筹划海防,经过洋务派的精心筹措,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这三支海军的组建时中国的海军力量位居亚洲前列,为中国后期的海防、抵御外国侵略都起了重要作用。 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在发展了中国经济的同时,部分起到了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在我国继续扩张的作用。如18世纪70年代初由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三年多时间里,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其中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另外,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使国内进口洋布的数量大大减少。中国还有许多民用企业也部分起到了抑制外国资本扩张的作用,这些成果对此后中国相当长时间的近代化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洋务派所办的近代工矿企业中,经过长期的锻炼,涌现出一大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杰出学者和技术工人,这些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毋庸置疑,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近代化。 三、教育的近代化 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在中国的膨胀,中国政府同西方列强交往逐渐频繁,学习西方语言及技术越来越受清政府的重视。在中外形势的变化和逼迫下,清政府在教育和学习西方技术等方面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方面:清政府在奕的奏请下批准成立了“京师同文馆”。其主要学习外文,教师多由外国人任教,比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国人傅兰雅、海灵敦,英国人包尔腾等。开设除有英文馆外,还有俄文馆、德文馆和日文馆。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