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章 可见和紫外吸光光度法22.1可见吸光光度法概述2.1.1可见吸光光度法的特点:2.1.2光的基本性质(2)光具有能量,能量是量子化的。 E=E2-E1=h 选择性吸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E不同)。 (3)计算吸收1ev能量的波长。 (4)电磁波的分区。可见光区-人的眼睛能感觉到的光(380-780nm).量子化特征能级的跃迁使物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说明: 1、可见光区是分子吸收多种能级跃迁的叠加: (1)电子能级 (2)振动能级 (3)转动能级 2、电子能级的跃迁是带状光谱。 3、分子的多种能级跃迁是范围较宽的″带状光谱‶。与分子的电子结构有关。 2.1.3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1.4吸收曲线: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的曲线。(2)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3)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3)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是物质的重要的基本特性之一,并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2.2光的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耳(Larnbert-Beer)定律式中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mol·L-1; :摩尔吸收系数,单位L·mol-1·cm-1; :入射光强度;或:A==abc c:溶液的浓度,单位g·L-1 a:吸收系数,单位L·g-1·cm-1 a与的关系为:=Ma (M为摩尔质量)(1)物质的吸光能力的度量 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105:超高灵敏; =(6~10)×104:高灵敏; =104~103:中等灵敏; <103:不灵敏。 (2)摩尔吸收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 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例题1:p6)透光度T: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T=I/I0 吸光度A与透射比 T的关系:(1)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 (2)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朗伯—比耳定律的相关符号:2.3可见分光光度计简介2.3可见分光光度计简介分光光度计232.3.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和结构2.单色器26②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 ③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 将复合光分解为依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形成单色光;实际上理想的100%的单色光是不可能达到的,只能获得的是具有一定“纯度”的单色光,即该“单色光具有一定的有效带宽。有效带宽越小,分析的灵敏度越高、选择性越好、分析物浓度与光学响应信号的线性相关性也越好。 3.样品室-4.检测系统(1)光电管(2)光电二极管阵列优点:光电流直接正比于辐射能; 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耐用、成本低); 缺点:电阻小,电流不易放大;响应较慢。 只在高强度辐射区较灵敏;长时间使用后,有“疲劳”(fatigue)现象。有关朗伯—比耳定律的计算: 讨论例题2-6。2.4分析方法的建立2.4.3显色剂372.配位显色反应 当金属离子与有机显色剂形成配合物时,通常会发生电荷转移跃迁,产生很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4.2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2.反应体系的酸度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选择曲线中吸光度较大且恒定的平坦区所对应的pH范围。反应体系的酸度是显色反应最重要的条件。 3.显色时间与温度2.4.4干扰的消除(2)选择适当的显色条件以避免干扰。例用磺基水杨酸测定Fe(Ⅲ)离子时,Cu(Ⅱ)与试剂形成黄色络合物,干扰测定,但如控制pH在2.5左右Cu(Ⅱ)则不与试剂反应。 (3)分离干扰离子.2.4.5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如图选500nm波长测定,A的灵敏度虽有所下降,但消除了B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选择性2.参比溶液的选择选择参比溶液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⑴若仅待测组分与显色剂反应产物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其他所加试剂均无吸收,用纯溶剂(水)作参比溶液;⑶若待测试液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而显色剂等无吸收,则可用“试样空白”(不加显色剂)作参比溶液; ⑷若显色剂、试液中其他组分在测量波长处有吸收,则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掩蔽剂将待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作为参比溶液。(例题9)3.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Δc/c不仅与仪器的透射比误差ΔT有关,而且与其透射比读数T的值也有关。 是否存在最佳读数范 围?何值时误差最 小?最佳读数范围与最佳值:2.5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应用标准曲线的制作 具体方法为: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量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标准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此时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