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温磷化剂配方 长沙固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给你解答 1.基本成膜物质 成膜物质包括金属离子(如Zn2+、Fe2+等)、磷酸根离子及一定浓度的游离磷酸。一般Zn2+1.5~10g/L(一般 铁离子不直接添到磷化液中,而由铁基材溶解获得),PO3-410~25g/L,喷淋浓度偏低,浸渍浓度偏高。 pH值2.5~3.5,酸比(总酸/游酸)20~50。要严格控制适当酸比,才能获得结晶细密、膜层完整的优质磷 化膜。 表1总酸、游离酸、温度、pH值相互关系 磷化方式 总酸度/点 温度/℃ 游离酸/点 酸比(总酸/游酸) pH值 浸渍磷化 25~30 <20 0.5 >50 >3.5 25~30 0.5~1 30~40 3.1~3.4 >30 1~1.5 20~30 2.8~3.0 喷淋磷化 15~20 30~40 0.1~0.5 50~80 3.5~3.9 常温磷化液的配方 硝酸锌25克磷酸二氢锌10克硝酸钙5克硝酸镍0.5克柠檬酸0.5克氟化钠0.2克温度:常温 酸比1:20-25亚硝酸钠0.2克 常温磷化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所(广州510641)夏正斌涂伟萍杨卓如陈焕钦 摘要从磷化膜形成过程、磷化液组成、促进剂的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常温磷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常温磷化磷化膜涂装前处理促进剂 常温磷化是当前研究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快磷化技术〔1,2〕,它克服了高、中温磷化的能耗大、成本高、 效率低等缺点,具有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快速等特点,因而受到普遍关注,近几年相关报道很多 〔3~8〕。 1磷化机理 磷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多相反应,本质上属电化学反应。当金属浸入磷化液中,在其表面形成许多微 腐蚀电池,轻微浸蚀发生,且在溶液金属界面处,酸浓度降低。 张安富〔9〕较详细地讨论了磷化过程的热力学数据并指出,在常温下金属的氧化能力弱,须添加少量氧 化剂,作为磷化反应促进剂,使得金属表面的混合电位低于氧化促进剂的电极电位。 2磷化过程及磷化膜组成 周谟银〔10〕采用腐蚀电压和电流两种方法研究了磷化过程,指出磷化可分成从基体开始腐蚀、成膜到过腐 蚀等7个阶段。宋锦福〔12〕等扫描电镜仔细地考察了常温磷化成膜过程:当钢铁试样浸入磷化液的瞬间, 试片表面形成彩虹色膜(可能是Fe2O3和FeO的混合物),接着某些活性点形成晶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晶核长大,这种长大位向与钢原始组织似乎并无多大关系。最后,松针状结晶覆盖整个表面,整个反应(溶 解与沉积)趋于动态平衡状态,磷化膜完全形成。KFAng〔13〕等在对低碳钢磷化试样扫描电镜观察时发 现,短时间磷化的试样上形成了一层较薄的背景膜。随时间延长,背景膜和磷化结晶膜同时发展,最后, 磷化结晶膜将背景膜遮盖住了。常温下的磷化结晶较缓慢。EDX分析发现,微晶粒中的元素为Zn、Fe、P, 而远离晶粒的背景膜中的元素为Fe和P。杨中发〔11〕从磷酸盐外延成核、微晶相生长、接触生长中止等方 面对磷化膜生长特点作了研究,指出磷酸锌外延核以短程有序方式生成,其底层明显取向基体晶格。俞敦 义〔15〕等通过测定不同磷化促进剂下磷化过程的电位时间(φ-t)曲线,及用JSM-35C扫描电镜分析磷化 膜的成分(主要为磷酸锌铁),制得了性能良好的常温磷化液。胡德强〔16〕等用X射线及电子探针对常温磷 化膜的晶型、膜组成元素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膜的组成,并提出了改进工艺的设想。以上的工作 用不同方法研究了磷化过程,揭示了磷化膜形成、组成和性能之间的联系。 磷化膜由金属磷酸盐沉积而成,其主要组成为金属磷酸盐。对于钢铁锌系磷化,膜主要由磷酸锌铁 (P相:Zn3Fe(PO4)2·4H2O)和磷酸锌(H相:Zn3(PO4)2·4H2O)所组成。邬庆平〔17〕等为详细地比较了P相和 H相两种晶体,指出前者具有较强的耐碱性,适宜作阴极电泳涂料的底层,在磷化膜中应占较大比例,即 应提高P相比〔P/(P+H)〕。 3常温磷化液的组成 3.1基本成膜物质 成膜物质包括金属离子(如Zn2+、Fe2+等)、磷酸根离子及一定浓度的游离磷酸。一般Zn2+1.5~10g/L(一般 铁离子不直接添到磷化液中,而由铁基材溶解获得),PO3-410~25g/L,喷淋浓度偏低,浸渍浓度偏高。 pH值2.5~3.5,酸比(总酸/游酸)20~50。要严格控制适当酸比,才能获得结晶细密、膜层完整的优质磷 化膜,其相互关系见表1〔2〕。 表1总酸、游离酸、温度、pH值相互关系 磷化方式 总酸度/点 温度/℃ 游离酸/点 酸比(总酸/游酸) pH值 浸渍磷化 25~30 <20 0.5 >50 >3.5 25~30 0.5~1 30~40 3.1~3.4 >30 1~1.5 20~30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