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课堂追问的有效性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命题,下面我想就从课堂追问这一方面谈一点个人粗浅看法。 “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实施“追问”策略,从某种角度讲,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下面我就追问的基本形式、追问时机、追问的注意点等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粗浅认识,算是抛砖引玉吧,请大家多多指导。 我认为,追问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顺着学生思路的追问,另一种则是逆着学生思路的追问。顺着学生思路的追问就是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有些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这一种我们课堂比较常见,如本节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追问,后一问题是对前一问题的补充和深化,比较适合“新知”教学,让学生有一种剥笋的感觉,一步一步探到问题的实质。 另一种逆着学生思路的追问,就是在学生已经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教师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后,回过头来问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将”学生一“军”,从而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追问能使教学更有深度,能引导学生通过逆向的知识建构过程,将原有的零碎、散乱、无序的知识系统化。(如学习了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之后,问为什么命名纬度23.5度的纬线为“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纵观本节课,这两种基本形式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运用,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在何时何处追问? 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何时追问,何处追问,就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一)在缺乏思考处追问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着“照本宣科”、借鉴别人、沉默无语等现象,缺乏基本的独立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学生知道牛一的内容后,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吗?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谈谈牛顿得出这一定律的过程吗?)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追问,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书上这么多文字,你将它概括一下?”“差不多,那你再重新表述一遍?”引导学生说出或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并且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 (二)在欠缺深度处追问 学生,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与履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追问:静止在地面上的课桌没有受推力时有没有摩擦力?这两个例子是否相似?)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刨根究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三)在产生歧义处追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科学的学科优势,鼓励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甚至鼓励“异想天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创造个性品质,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有批判精神,勇于提出创新性见解。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实在难得,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