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2 《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有一定 的临床特色和优势,但一直以来没有发布过中药新药用于 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随着国内外对于相关适应 症研究的不断进展,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中医药优势病 种和特色治疗方法,推动符合具有中医药特点技术标准体 系的建设,特开展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研究技 术指导原则》制定工作。 一、起草背景 慢性便秘属于中医的“便秘”范畴,现阶段慢性便秘 概念较为笼统,包括功能性、器质性、药物相关性等不同 原因引起的便秘,目前关于慢性便秘没有明确的诊断标 准;同时,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相关性便秘发 病机制各不相同,定位于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新药在制定 临床研究方案时如何设置纳入、排除标准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全面准确地反映中药治疗本病临床研究和评价的重大 进步和发展,引导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更加科学并符合客观 规律,同时又能启发和促进研究者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 1 性,是本指导原则撰写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起草过程 本指导原则制定工作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由相 关适应症中西医专家和药审中心审评人员共同组成起草 组。2018年3月22日召开了初稿讨论会,2018年8月10 日召开了扩大的专家讨论会。 三、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针对慢性便秘而开发的中药新药的 临床研究提供建议和一般性方法学指导,其内容涵盖中药 新药用于慢性便秘的临床定位、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候 诊断标准、受试者选择、中止/退出标准、基础治疗与合并 用药、疗程和观测时点设计、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随访等试验设计方面的关键内容。 (二)指导原则的特点 1.慢性便秘属临床常见病,目前已有已上市药物用于 治疗该疾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本指导原则中强调了不 鼓励含蒽醌类成份的单味药物长期用于慢性便秘。 2.中药新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定位着重于改善便秘 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考虑到临床用药的实际需 要,本指导原则突出了中医药临床处方用药的优势和特 色,设置了短期和长期两个临床定位,短期疗效着重评价 2 临床症状的缓解;长期疗效着重评价防止复发和安全性。 同时,对定位于改善肠道动力等针对相关机制的药物研发 也留有空间,并提供了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3.在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方面,本指导原则中主要疗效 指标、观测时点和有效性评价方法的设计参考了目前国际 通行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同时兼顾了中药新药的自身 特点;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建议根据不同证型的主 症、次症、胃肠道症状和非胃肠症状特点及其变化情况综 合制定了合理的证候评价标准。 4.在指导原则的撰写上,强调了指导原则对药品研发 具有的指导作用是基于对若干个案进行总体分析后形成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技术要求,而不应成为药品研发的指令和 公式;同时中药新药的研发是创新活动,指导原则不能完 全代替研究者的临床实践和思考,鼓励研究者合理创新,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者若能以充分的证据说明本指 导原则以外的方法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样可以获得认 可。 四、重点问题说明 (一)关于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的诊断目前无明确标准,本指导原则参照国 际《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功能便秘诊断标准,组织国 内权威胃肠病研究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本指导原 3 则中推荐的慢性便秘诊断标准,但尚需临床验证。 (二)关于受试者选择 对于临床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本指导原则按照功 能性便秘给与相应推荐。但撰写具体临床试验方案时应根 据药物的功能主治及具体病证定位确定入组人群。通常情 况下慢性便秘治疗的适应症主要为慢性功能性相关的便 秘,如果定位于特定病因所致的便秘,应进行单独研究。 (三)关于疗程 目前,慢性便秘的用药和随访疗程暂无明确标准,慢 性便秘的治疗存在间歇或连续长期用药的可能性,从安全 性考虑,按照国际通行技术要求,应在足够样本量中至少 观察12个月。考虑到中药新药处方基本源于在中医理论指 导下使用的临床经验方,处方具有一定的人用经验,同 时,慢性便秘的疾病特点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 (或)排便困难,病程至少6个月,临床治疗有别于急性 便秘中病即止,多需要一定的治疗周期,因此本指导原则 推荐用药疗程应不少于8-12周。在具体药物的临床试验设 计中,可根据试验药物的不同特点和临床定位开展短、 中、长疗程的探索性试验研究,建议长期疗效在停药后观 察不少于12周。 (四)关于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 本指导原则根据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最 4 新发布的《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列出了临 床常见的7种证候,中药新药研发可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