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作者:丰凤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发布时间:2010年9月24日 摘要:农地流转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地流转的基本保障,农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地流转 一、农地流转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农地流转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为农村集体经济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如湖南省炎陵县大院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广州客商投资3000多万元,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多亩,年种植反季无公害萝卜1.3万亩,成为湖南省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萝卜生产基地。 (二)农地流转为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奠定信用基础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小块土地所有制发展局限条件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税收的压力、生产资料的昂贵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困扰,尤其是资金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家庭承包制经营规模偏小,融资的信用度不够,因此融资困难导致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商业银行则由于农业贷款风险大、担保机制缺失,于是实施经营战略的转移,涉农贷款逐年减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削弱。2004年召开的中国农业国际投 融资论坛披露,即使常常自称为“农民自己的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2003年全部贷款只有10%投向了农村,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比例是98%。如何妥善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金融支持是一个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严重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的何慧丽曾在河南省兰考县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的试验,希望解决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的融资问题。她在三个村组织了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初期运转都还不错,但是运行几年之后就开始出现问题。何慧丽认为试验运作的三个资金互助社的失败是没有形成固定产业。因为她只是看到农村需要钱,以为只要把闲钱聚到一起就能发展生产。然而实际上,资金互助必须和适度规模经营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要不然就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借小额资金解决不了生产经营的投资需求,也用不着找资金互助组织借,农民会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缺钱凭什么到你这借,又怎么会信任你的管理,可以借亲戚朋友的。”第二,生产经营需要的大额资金,资金互助组织解决不了,而向国家信贷机构借款又苦于信用度不够,难以借到所需资金。 因此,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问题必须要和当地有市场优势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将农民组织起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规模效益,从而增加生产经营融资的信用度,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奠定了信用基础。江苏一些农村的实践经验证明,农民在成立合作社之后,小的资金需求自己就可以解决,大的资金需求,由于规模经营使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大减少了银行对贷款质押的担心,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难贷了。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地流转的基本保障 当前在农村的土地流转过程中,两个因素能否得到有效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二是国家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意愿。如果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轻则仅是影响土地流转的规模,重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波及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国家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意愿主要希望以土地的相对集中为基础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由此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并且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如果这个政策意愿得不到保障,必将导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国家粮食安全失去保障,后果十分严重。中国农村多年来土地流转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国家政策意愿的实现。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保障 农民本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家庭承包制下处于分散状态的农民在面临恶劣的市场环境时更是处境堪忧。正像美国学者R.H.托尼所描述的那样,单个的小农生活在齐脖子深的水中,稍微有一个细小的波浪就会将他们淹没。当下的中国农村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的确是个大问题。 首先是现在分散状态的个体农民很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值,必须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合力才能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农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决定了分散的个体农民无法获得较好的价值附加。我们通过有关媒体经常发现许多农民往往在获得丰收时遇到大量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或者是价格低廉而致利益严重受损。这表面上看是农产品量升价跌的规律,但其实是由于和采购方的下家相比,下家完全控制了采购的主导权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农业政策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如免税、补贴等,从产业末端保证了整个产业的价值空间在增大。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