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实施方案 “十三五”期间,建成投产三门核电一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舟 山普陀6#海上风电、宁东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甬台温成品 油管道、舟山新奥LNG接收站一期、浙江LNG接收站二期等工程。开工 建设三澳核电一期,长龙山、宁海、缙云、衢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和乐 清电厂三期等项目。累计完成重大能源项目投资3660亿yco 一、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 1.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积极开展绿色电力积 分试点。将风电、光伏发展和消纳情况列入设区市“十四五”能耗“双控” 考核,新增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抵扣地方能源消费总量,提高 地方发展风电光伏的积极性。分解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 定陆地、海域使用权政策,保障“风光倍增”工程落地见效。 2.完善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条件。促进海上风电、户用光伏实现 平价上网。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加快出台地方财政支持政策, 通过竞争性方式配置新增项目。参照抽水蓄能电价政策,探索电化学储能 价格疏导机制。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煤电油气运工作领导小组、省节能 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协调、指导推进规划实施工 作。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分解落实工作和任 务,制定专项规划实施计划;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协同联动, 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各市县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工作协 调推进机制,推动各项指标和任务落实。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建立上下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 (二)加强规划引领。健全以《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为 统领,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节能降耗和能源要素配置等 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能源规划体系。各设区市要根据省级能源规划制定地方 能源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建立能源规划与项目一体化管理机制,以能源 规划为依据进行能源项目核准和备案。建立健全能源项目推进机制,强化 土地、海域、资金等要素保障。 (S)强化监督管理。完善长期监测、滚动调整和动态评估机制,对 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中期评估,按程序适时进行中期调整,开展 总结评估。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建立高效透明的能源规划实施 监管体系。重点监管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及时 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实施闭环管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公众参与规划贯彻落实的全 过程,提高规划推进、独立监督、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开 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广光伏、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入户,倡导节约低 碳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强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针对重大项目 邻避效应等开展系列科普宣贯,共同把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向深入。 三、着力扩大开放,努力实现能源合作共赢 (一)积极推进长三角能源合作。统筹考虑量价,共同争取增加外来 电,探索建立一致行动的工作联络机制。巩固与安徽的煤电一体化合作。 与上海建立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海上风电开发机制。巩固与上海的油气 交易、供应保障合作。完善区域油气设施布局,共同推进浙沪LNG扩建项 目建设。优化甬沪宁原油供应通道,谋划黄泽作业区储运基地至上海漕泾 原油通道,推进成品油管道与周边省(市)互联互通。 (二)加强与能源资源富集省(区)合作。落实国家东西部协作、 对口支援、对口合作战略,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深化与四川、新 疆、宁夏等省(区)合作,提高吉泉、灵绍等特高压通道非水可再生电力 比例,探索白鹤滩、溪洛渡水电与风光电组合送浙。积极争取 福建核电入浙。加快推进外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 与青海、甘肃、陕西、吉林等能源资源富集省份的合作。鼓励省内能源企 业到输电通道送出端省(区)及其他资源富集地开发可再生能源。 (三)深化与央企合作。继续加强与中央大型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 争取更多的国家能源战略资源、项目、平台等在浙落地。扩大与大型油气 央企在石油战略储备、多气源多气量送浙、油气长输管道等方面合作,大 幅提升现有管道气供应能力。巩固与大型电力央企在长输特高压直流入浙、 核电、海上风电等方面合作,提高我省清洁能源比重。深化与大型央企在 能源装备、能源技术、能源创新发展平台等方面合作,提升我省能源科技 创新水平。 (四)扩大国际能源合作。 L高水平“引进来”。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合作,积极引进利用全球创 新资源和先进技术。加强可再生能源、核电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国际合 作,促进重点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与能源资源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