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9- PAGE-10- 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过程性评价实践探析 曹宗清电话:15123339169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学段:中学学科:英语 摘要:双主互助学案式是以导学案为教学主线材料,通过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运用于课内外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践行此教学模式,深感其优越性,同时也发现其评价体系是其关键也是较为薄弱环节,仍需完善。本文试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教学模式下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探析,以供同行探讨交流,以便完善此教学模式,更好地进行课堂改革。 关键词:双主互助学案过程性评价 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简述 双主,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互助,指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呈现,课后巩固的主要材料,也是诊断性评价的载体。双主互助学案式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标”、教材、学情以及小组活动等要素制定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并且分配任务,让学生课前独学、对学、群学或组间交流的方式预习,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呈现,由师生共同反馈,质疑,点拨,补充和深化,当堂吸收,课后巩固强化的一个循环的教学过程。如图: 图表1:学习流程图(Studentslearningflowchart)小组合作 学案导学 预习 反馈 强化 呈现 此模式的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呈现、反馈、强化,都是围绕着小组合作和学案而进行的。因此,其过程性评价也须以小组合作为中心,围绕着学案为主线的预习、呈现、反馈及强化四个环节深入丰富和完善。 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价方式,认为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是交叉和融合的,评价主体与客体是互动和有机整合的。而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通过学案确定目标,引导学习过程,将小组合作渗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过程性评价与此模式本身就具有磨合的契机。因此,在对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具体实施原则和技术既需坚持过程性评价所具有的内涵,也要结合此模式的具体性和《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诠释进行融合。 关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 双主互助学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个体为单元,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和小组竞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此模式下,能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和竞争学习。小组评价是指将小组所有成员的学习情况看作一个整体来评价,在一个小组内,是很难将每个人的贡献单独区分开来,而个人评价所关注的重点可能不是小组的工作重点,所以个人评价一定程度会造成评价系统的紊乱 。假设评价只是注重小组认同和整个小组共同的成就,那么个人的积极性并不能得到充分激发和全面的提升,而采用小组评价的目的就是让组内个体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因此,在过程性评价中,须坚持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2] 。 在过程性评价中,可采用如下的评价技术综合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 1.提高分与积点换算 小组的提高分,是由组员的提高分累加得到。基础分,是教师预先根据学生在类似在相同评价指标中得到的平均分,然后根据再根据下次同一评价指标中超过基础分的程度确定该生为小组贡献的提高分。基础分,应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改变,否则个人激励效果就很难达到。 图表2:提高分与积点的换算 (Conversionbetweenascensionscoreandintegral) 评估分数-基础分=X映射积点X≦000<X<1010X=102010<X25评估分数=满分30 2.组间名次与积点的换算 假设4人一小组,共4个小组。各学习小组成员参与测评得分以及组内名 次如表: 图表3:成绩对比表(Resultcontrasttable) 序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测试成绩组内名次测试成绩组内名次测试成绩组内名次测试成绩组内名次1981912863773278396193270437648739419214902634834892然后将各小组中的第一名分别进行对比,第二名分别对比,直到第四名相应对比,将各小组的第一名,第二名直到第四名横向比较,排出名次,按照对比名次给予各小组对应名次对应的积点,即再次分为了4个不同的分阵,给予第一名分阵中的第一名10个积点,第二名8个积点,直到第三名6个积点;同样,给予第二名分阵中的第一名10个积点,第二名8个积点,一直到第四名分阵。即不同分阵中的同一名次得到相同的积点。 由此,上图中呈现的各小组获得的积点如下: 图表4:对应分阵积点换算 (Conversion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