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体验式学习”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句话很浅显的说明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的重要性。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需要专心听讲,认真记录课堂笔记,独立完成教室布置的课后作业即可,这样的“讲授式”物理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外在的、抽象的、没有情感活动的,脱离了物理的学科特点。实际上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在大多数的普通高中,尤其是像笔者自己所在的学校,学生的生源情况一般,学生普遍感到物理抽象,难学。以至于学生物理成绩差,高二分班时不愿意选择物理。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物理教材难度大,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问题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 总之诸多的制约因素导致学生畏惧物理,逃避物理。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就更值得探讨 1“体验式学习”的优势 我们所说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珀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生是否动手做实验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学生听老师讲能记住10%—20%的内容,如果又听又看老师演示便能记住70%,而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则能记住90%。这说明学生动手做实验,对所学的知识能领会得更深、记得更牢。 由此可以看出在“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已有的实际操作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实际问题的操作、解释与应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不同的知识经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2“体验式学习”的特征与案例 “体验式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高中现行的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了重大的变革,其中之一就表现为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物理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2.1“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学生自身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带着自身特有的思想、行为模式、以往的经历、心情以及态度等独具特色的整个个体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学习。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亲身经历,无法替代”。体验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无论是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查阅资料、演讲辩论、问卷调查等具体的体验学习活动,都是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参与,亲自经历。 “感知体验,提炼升华”。体验式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具体化的感觉、获得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等的感觉、知觉、表象,但又不能让学生的收获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这些东西进行升华,升华为科学理论、文学手法、道德、观念、态度和价值观。 “个体差异,协调发展”。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认知水平不同,逻辑思维能力不同,相同的经历,在学生之间的体验感知会存在种种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性“体验式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应该创设多种体验情境,分层次设计体验环节,争取照顾到全体学生的体验感受。 从以上的四个特点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和情感联系起来,使学生达到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领悟物理知识。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2.2“体验式学习”的案例 【案例一】《超重与失重》——带着问题去体验。 在教授《超重与失重》这节内容之前,就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全班同学到附近的商场的电梯里面去从一楼到顶楼或者从顶楼降到一楼,先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也可以拿一台电子体重秤放在电梯里,自己站上去,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还可以用手拿一个弹簧秤挂一个钩码,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学们将这一过程中的体验与牛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