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VSD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一、材料: 1.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合成的医用泡沫敷料,为创面或创腔封闭的主题,厚0.8mm,其内密布大量相通的微孔,内置一两根14号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长度30-50cm。 2.生物透性薄膜一种具有粘合性的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厚1-3txm面积20*10厘米,上有直径0.25-1.0gm的微孔,水蒸气可透过,但是液态水不能透过,以上材料置于消毒密封内保存。 二、负压引流作用原理 1.封闭使作为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以维持,同时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2.高负压封闭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使被覆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很快获得了清洁的环境。 3.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VSD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值和微血管密度,实验证明:施加负压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有明显增大。 4.调节慢性创面中透明酯酸酶的活性改善创基内创面的微循环,抑制胶原和明胶的降解,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5.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6.增加周围神经末梢在创面中分泌的神经肽类物质影响内源性表面细胞生长因子具有明显的创面愈合作用。 7.VSD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过程中,能快速启动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减少修复细胞凋亡期,使创面愈合加速。 8.增加感染创面炎症反应,可使创面淋巴细胞侵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修复期可见收缩期纤维合成增多。 9.阻止创面愈合,抑制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 三、VSD使用指证 1.重症软组织损伤及软组织缺损。 2.人血肿或积液。 3.骨筋膜室综合症。 4.开放性骨折可能合并感染者。 5.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 6.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 7.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 9.植皮术后植皮区。 四、临床应用方法 1、清创应尽早清创开放腔隙,不遗留引流死腔。 2、准备引流物,根据创口大小修剪合适的适用泡沫,并准备多孔的硬质塑胶引流管。 3.填充:将修改好的泡沫置于创口床,有创腔时将泡沫将创腔的二分之一大小修剪后戳孔放入引流管。 4.封闭:用透明粘贴膜覆盖整个创口表面,并包括创缘处,正常皮肤2-3cm。 5.连接负压:将引流管接通负压,维持负压进行吸引治疗。引流管较多时可用三通接头进行串联后,接1-2个引流装置。 6.吸引方式:可用中心负压吸引,电动负压吸引或专用引流装置。 五、负压引流使用注意事项 1.尽可能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 2.在灭菌条件下按创面大小和形态修剪泡沫材料,务使泡沫材料置入创面后能充分接触整个创面,创面较大时,可用多块材料。 3.引流管的所有侧孔和顶端应全部包埋在泡沫内,引流管距泡沫材料边缘的距离不宜超过2mm,如果使用泡沫较大,应置入2根或更多根引流管,但需按创面大小修剪,剪去多余部分引流管。 4.创面应严密封闭,所用的聚氨甲酸乙酯薄膜即具有良好的粘贴性又能保证汗孔的增发一般使用两周以上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封闭创面要严实以保证负压的维持。 5.接通引流的负压,可用吸引器也可用负压瓶。有效负压的可靠指标,使泡沫材料明显收缩变硬,防止创面封闭不严,一旦负压消失,必须加以弥补,否则创面处于封闭无负压环境中会很快感染恶化。 6.定期皮肤消毒,更换生物透性薄膜和管道时,应重新封闭一般有效引流可维持3-10天,超时或泡沫变硬时,应及时更换。 7.配合抗感染治疗VSD时创面处于负压,相对隔离状态,抗厌氧菌治疗不可忽视。 8.创面一旦愈合,即可进行二期愈合、游离植皮、组织皮瓣移植,若创面较大或感染严重,可能在第一次封闭负压5-10天后做第2次负压封闭。 六、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支持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2)皮肤准备:多毛部位备皮,以利于术后生物透膜的紧密粘贴,防止皮肤毛孔内的细菌繁殖引起感染。 (3)用物准备:应在患者回病房前备好负压装置,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引流管。 2.术后护理 (1)术后观察与处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即创缘皮肤情况。 (2)封闭持续负压的观察与护理 ①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式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首先,确保压力合适,一般负压维持在-125mmgh—--450mmgh,根据创面大小和渗出液量调整负压,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不畅时,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的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②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③注意观察引流液,掌握引流瓶的处置,引流液每四小时倾倒1次、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大量血液引出,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引流瓶每天常规更换,更换前应阻断压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