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甲亢大多起病缓慢。病史询问中应注意病人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瘦、怕热、多汗、急躁易怒及排便次数增多等异常改变。体检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可有震颤或血管杂音。伴有眼征者眼球可向前突出。病情严重变化时可出现甲亢危象。 2.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大多病人血中可测得TSAB. 3.心理社会资料作为甲亢临床症状的一部分,情绪改变几乎见于所有病人。表现为敏感、急躁易怒、焦虑,处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病人也可因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外形改变,产生自卑心理。部分老年病人可表现为抑郁、淡漠,重者可有自杀行为。 (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评价 1.潜在并发症甲亢危象。 (l)目标 1)病人知道避免应激的措施 2)一旦发生甲亢危象可被及时发现与处理。 (2)护理措施 1)病情监测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出现严重乏力、烦躁、发热(39oC以上)、多汗、心悸、心率达120次/分以上,伴纳减、恶心、腹泻等应警惕发生甲亢危象。 2)甲亢危象紧急护理措施保证病室环境安静;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剂量给予抢救药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并记录;昏迷者加强皮肤、HYPERLINK"http://www.med66.com/asp/wangxiao/kqyishi/index.asp"\t"_blank"口腔护理,定时翻身、以预防压疮、肺炎的发生。 3)病情许可时,教育病人及家属知道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是诱发甲亢的重要因素,应学会避免诱因,病人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应对能力,家属病友要理解病人现状,应多关心、爱护病人。 (3)评价 1)病人未发生甲亢危象。 2)病人发生甲亢危象时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2.营养失调(alterednutrition)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加速有关。 (l)目标 l)病人能按医嘱规则服药。 2)住院期间病人知道正确的饮食管理 3)病人恢复并维持正常体重。 (2)护理措施 1)饮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供足够热量和营养以补充消耗,满足高代谢需要。成人每日总热量应在12552~14644kJ以上,约比正常人提高50%。白质每日l~2g/kg,膳食中可以各种形式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以纠正体内的负氮平衡。餐次以一日六餐或一日三餐间辅以点心为宜。主食应足量。每日饮水2000~3000ml,补偿因腹泻、大量出汗及呼吸加快引起的水分丢失,有心脏疾病者除外,以防水肿和心衰。忌食生冷食物,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调味清淡可改善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症状。慎用卷心菜、花椰菜、甘兰等致甲状腺肿食物。 2)药物护理有效治疗可使体重增加,应指导病人按时按量规则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 3)定期监测体重、血BUN值。 (3)评价 1)病人能按医嘱服药。 2)病人能保证足够热量和营养的摄入,恢复并维持正常体重。 3.感知改变(sensory/Perceptualalterations)有视觉丧失的危险,与甲亢浸润性突眼有关。 (l)目标 1)病人视觉无异常改变。 2)病人知道保护眼睛的措施。 (2)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保护眼睛: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和灰尘的刺激。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纱布或眼罩,将角膜、结膜损伤、感染和溃疡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眼睛勿向上凝视,以免加剧眼球突出和诱发斜视。 2)指导病人减轻眼部症状的方法:0.5%甲基纤维素或0.5%氢可的松溶液滴眼,可减轻眼睛局部刺激症状;高枕卧位和限制钠盐摄入可减轻球后水肿,改善眼部症状;每日做眼球运动以锻炼眼肌,改善眼肌功能。 3)定期眼科角膜检查以防角膜溃疡造成失明。 (3)评价 1)病人未发生结膜、角膜炎症或溃疡。 2)病人已采取保护眼睛的各项措施。 4.个人应对无效与甲亢所致精神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性格与情绪改变有关。 (l)目标 1)病人能解释情绪和行为改变的原因。 2)病人能知道正确处理生活事件的方法。 (2)护理措施 1)解释情绪、行为改变的原因,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观察病人情绪变化,与病人及其亲属讨论行为改变的原因,使其理解敏感、急躁易怒等是甲亢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因治疗而得到改善,以减轻病人原有的因疾病而产生的压力,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2)减少不良刺激,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居室安静和轻松的气氛,限制访视,避免外来刺激,满足病人基本生理及安全需要。忌饮酒、咖啡、浓茶,以减少环境和食物中对病人的不良刺激。帮助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白天适当活动,避免精神紧张和注意力过度集中,保证夜间充足睡眠。 3)帮助病人处理突发事件: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与病人共同探讨控制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指导和帮助病人处理突发事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