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备液压系统漏油的防治 牛云波陈桂明 摘要液压系统漏油是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从管路安装、油温控制、油液污染、选用和装配密封件4个方面阐述防治措施,提出 相关防漏治漏理论 关键词液压系统漏油防治 中围分类号THI37文献标识码B 设备液压系统漏油不仅浪费大量能源、污染环境,而且导致松会使管路与卡子间产生的摩擦、振动加强;如果过紧则使管路 设备运转异常、效率降低,严重时造成停机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表面夹伤变形,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管路破损而漏油。 计,在工程机械故障中,漏油(仅限于外漏)故障约占20%一30%,二、防止油温过高 如果再加上内漏,则所占比例将更大。因此,对于液压系统漏油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一般维持在35—6oqc的范围较 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很多,防治措施各好。油温太高将使油液黏度下降、容积效率降低、润滑油膜变薄、 异。归纳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机械磨损加剧,从而导致液压油内泄漏增加,同时泄漏和磨损又 一 、正确安装管路引起系统温度升高,而温升又会加重泄漏和磨损,甚至造成恶性 液压系统中使用的管路很多,根据工作压力及安装位置的循环。使液压元件很快失效。油温过高还将加速密封件老化,使 不同,选用的有钢管、紫铜管、橡胶管、尼龙管和塑料管等。管路密封效能随之降低,最终导致密封件失效而漏油。 漏油在液压系统漏油故障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原因主要是管路1.工作中的控制 安装不当。例如。在安装管接头时,如果紧固力矩严重超过规定正确调节液压回路的某些参数,例如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和 时,会使接头的喇叭口断裂,螺纹拉伤、脱扣,发生漏油。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值,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应尽可能的 1.避免管路弯曲不良调低;可调背压阀的开启压力也应尽量调低,以减少能量损失; 在装配硬管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弯曲半径使管路弯曲,否则工作中防止和高温物体接近,如果周围环境温度高而使油温升 会使管路产生不同的弯曲内应力,在油压的作用下逐渐产生渗高时,应利用隔热材料使系统和外界热源隔离;工作中还要注 漏。通常情况下,硬管转弯处的半径应大于油管外径的3~5倍。意,若执行机构不工作时,要及时使系统卸荷。 如果弯曲半径过小,就会导致管路外侧管壁变薄,内侧管壁存在2,日常维护 皱纹,使管路在弯曲处存在很大内应力,强度大大减弱,在剧烈在日常维护中应经常使油箱中的油面处于所要求的高度, 振动或高压冲击时,管路就易产生横向裂纹而漏油;如果弯曲半使油液有足够的冷却条件。保持冷却器内水量充足,管道畅通, 径过大,当管内油压脉动时就易产生纵向裂纹而漏油。安装软管充分发挥冷却器对油液的冷却效果。此外,选择合适黏度的液压 时同样要注意弯曲处的半径,通常应使弯曲半径大于9倍软管油也是十分必要的。黏度过高,油液流动时的能量损耗增加;黏 外径,弯曲处到管接头的距离至少等于6倍软管外径。度过低。泄漏就会增多,两者都会使油温升高。 2.注意管路使用环境三、避免油液污染 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管路(特液压系统的油液一旦被污染,将会导致系统中的元件磨损, 别是软管)如果安装不当。极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形,造成漏油事密封性能下降,液压元件容积效率降低,产生内外泄漏。当液压 故。因此,软管直线安装时要有30%左右的余量,以适应油温变油中含有水分时,会促使液压油形成乳化液,降低液压油的润滑 化、软管所受拉力和振动的需要;橡胶管应避开高温和腐蚀性气和防腐作用,加速液压元件及液压导管内壁的磨损和腐蚀。当液 体,一经发现严重龟裂、变硬或鼓泡现象,就应立即更换;如果系压油中含有大量气泡时。将引起强烈的液压冲击,易损坏元件及 统软管较多,应分别安装管夹加以固定或用橡胶板隔开,以避免导管,产生内外泄漏。 管路错乱。1.严格净化液压用油 3.合理固定安装净化是防止固体杂质损害系统的重要手段。液压系统应根据 在安装油管时,切忌不顾管路的长度、角度、螺纹是否合适需要配置粗、精过滤器。过滤器应当经常检查清洗,发现损坏应及 而强行装配,这会使管路变形,产生安装应力,同时很容易碰伤时更换。向油箱中注油前,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及液压管路。加注液 管路而导致其强度下降;安装时还要注意油管的固定,以防拧紧压油时在加口处应放置滤网,并在无风沙、无污染的场所加注。 螺栓时管路随之一起转动,造成管路扭曲或与别的部件相碰而2.定期检查和更换油液 产生摩擦,缩短管路使用寿命;管路卡子的固定要适宜,如果过对液压油应做到定期检查,一旦查出油液性能不符合要求, 设__理与堆_2007№l团 从实际测量过程来看.低压缸共有14级隔板,其中12级经 过1次测量调整后便符合标准,其余2级由于偏差较大,经过第 D660激光同心度2次调整后符合标准。整个测量调整过程仅仅用了3h,其中2次 测量所花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