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钱学森之问”与“创新能力培养”两大“世纪难题”[英]李约瑟之问(193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者其他文明?钱学森之问温家宝(2010.5.4.):“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一、关于“钱学森之问”本身二、关于“本源之地”的思考三、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关于“钱学森之问”本身(一)问了些什么(What)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二)发问的选择(When&Who)1、时机: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人在离世前,最后的遗言往往无所顾忌、一吐为快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乐黛云:80岁以后觉得自由多了,敢讲自己愿意讲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越接近死亡,没有畏惧,话越真诚。2、为什么向温家宝发问类似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其他人提出过,也许是人微言轻,不值得理会。现在由钱学森提出,分量自然不同,而且还要等到临去世才提出来,就显得格外悲壮、沉重。被媒体称之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天问”,不仅萦绕在钱学森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界同仁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钱学森之问”有解吗?(三)钱学森是否有答案(How)钱永刚:钱学森心中已有答案钱永刚说,自己不知父亲“为什么提出‘钱学森之问’”,但相信“大师之问,答案已然在大师心中”。摘自李皖婷《记者对话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钱学森之问”答案已然在大师心中》,《市场星报》2011年9月18日 民间认识 问题本身似乎不难。论据:有关“方案”多多 官方认识 答易行难(四)如何才算“杰出人才”1、教授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高等学校(含成人高校)有专任教师约148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近占40%。2、院士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国家最高的、终身的学术荣誉称号。据2012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资料,我国共有(健在)中科院院士723人,工程院院士774人(共计1497人)。3、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钱学森之问”刺痛何处 建国60余年来,我们从未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 得者,这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13亿人的大 国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 摘自陈清梅等《追寻“钱学森之问”》,《教育科学研究》 2012年12期媒体挖出诺奖的“中国元素”今年中国再次无缘诺奖,但有媒体用“中科大女婿拿下诺贝尔医学奖”报道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祖德霍夫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就连其妻——毕业于中科大的中国人陈路也成了“明星”。有外媒批评这是“阿Q精神”,我看这更折射了国人的“诺奖情结”,以至迫不及待地攀诺奖亲戚。针对“诺奖情结”,有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近年推出所谓培养诺贝尔奖计划,选出种子选手加以培养。这哪是拉近与诺奖的距离,而是进一步让学术行政化,破坏学术生态,最后只有找花边新闻聊以自慰。摘自熊丙奇《诺奖亲戚,诺奖情结与诺奖尴尬》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2egyg.html,2013-10-25“百人计划”:中科院1994年启动,在20世纪最后几年,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1998年共同筹资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千人计划”:2008年开始,主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并有重点支持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并行、特殊支持国内高层次人才的人才计划。计划包括3层次7类人才:第一层次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100名入选者被寄予厚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 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之问”出台的人才培养计划, 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 首批入围11所高校。首先从数理化生计5个基础 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学生,一流师资,一流 条件,创新培养方式。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 国内、外一流师资;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 练等经费;努力这些学生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钱永刚:困惑? 钱永刚在谈到“钱学森之问”时说,“父亲求学 时,国家虽然贫弱,却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今 天各方面条件都有所改善,教育却成为了短板, 难以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 摘自王俊《“钱学森之问”有答案?》,《新 安晚报》2011年9月18日A4版中国教育有张“大网” 透过“钱学森之问”这一事实,我们发现,似乎 有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在教育过程中把杰出人 才“一网打尽”而不曾有“漏网之鱼”。这张“大网” 似乎是无形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这张“大网”又是 有形的,因为“钱学森之问”告诉我们“大网”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