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自然人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民法通则》中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且不存在足以影响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的情形)、意思表示真实,借款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则该借款合同完全受到《合同法》等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作为银行金融的有效补充已逐渐成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我国的民间信贷的存在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以及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呈现出借贷规模日趋扩张、借贷用途日趋多样的形式,对金融业的影响日渐加深,已经逐步引起社会上尤其是金融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民间借贷无论像“合会”这样有组织的活动,还是互助性质的自由借贷,一直非常活跃,是广大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有三:一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在向金融机构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转而向民间筹措资进。由于相应的融资利率要比金融机构高得多,且期限较长,如发展下去有形成非法集资的趋势;二是发放高息借贷。资金相对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主,在暂时没有新的资金投向的情况下,为了给闲置资金寻求新的“出路”,向一些资金匮乏且又急需资金的企业及个人提供高息借贷;三是村民及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这种情况最普遍。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至2003年底,中国农村“高利贷”高达8000亿~1.4万亿元,仅浙江省东南部地区就有3000多亿元。另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2003年的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可见,我国民间金融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户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民间金融在法律法规上尚没有任何合法地位。 二、我国民间借贷现状 (一)发展地区不断扩大,但存在地区差异性 从全国各地涌现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可以看到,民间借贷已经从两年前的江浙沿海地区扩展到陕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到商贸流通、正规金融体系、国有企业甚至广大的普通家庭。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2011年7月20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目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市场规模是1100亿元左右,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各种经济现象的一个共同特点,民间借贷则表现在它的地区性差异上,以江浙等沿海地区的经营型民间借贷和湖北、湖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型民间借贷为代表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表1-1)。 表1-1民间借贷类型 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目的规模利率经营型民间借贷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用于商业和金融投资,缓解企业暂时现金流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数目一般比较大,牵涉范围广高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利率生产型民间借贷湖北、湖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满足基本生产活动,如婚嫁娶礼、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等数目一般比较小,牵涉范围一般局限于亲戚朋友这个圈子一般比较低,甚至无偿 (二)资金来源多元化,资金用途分散化 过去民间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社会闲置资金和地下钱庄的资金,近来被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行情的吸引,借贷主体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1.居民储蓄和一部分实体经济资金 负利率时代意味着35万亿的居民储蓄面临日益贬值的残酷现实;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投资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上国内煤炭领域的淘汰与整合及房地产泡沫对投资者财富的放大效应,从实体经济(部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部分利润来自民间借贷资金)和私人手中挤压出庞大的社会闲置资金。资本具有趋利性,被挤压出来的资金一波一波地投向了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市场呈现日益火热的局面。 2.海外投机热钱 据2012年3月23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境外资金流动检测报告》显示,2011年估算的跨境资金流入额为365亿美元,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50亿元。国外热钱极具投资性、趋利性,面对徘徊在2500点左右的国内股市和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这一预期,它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放在银行坐收利息,一个是以各种隐形方式进入民间借贷市场。从民间借贷一系列纠纷案件的调查分析,相当一部分已经介入到中国沿海一带的民间借贷市场 。 3.部分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 据相关调查分析,国有企业,他们凭借政策优势及特殊的政治背景以6%的利息从银行贷出来,转手以12%放贷给担保公司,赚取利差;另外那些能从银行贷出来钱的,如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公务员都纷纷参与其中,例如在江苏无锡、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