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讲次4课时2授课方法讲授、演示课题第一章:识图的基本知识教学 目的 要求熟悉图线的种类,线型应用及画法教学 重点各种图线的使用教学 难点用三角板、圆规绘制各种图线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 复习 导入 10分 第一课时 第一章:识图的基本知识 1.1机械图样 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机械制造业所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工程语言。 立体图(轴测图)和视图 立体图富有立体感,直观形象,度量性差,作图困难。 视图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直观性较差,需将多个视图综合起来想象出空间形状。 在视图上加注完整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技术条件和标题栏等内容,就造成了工厂中常见的零件图。 老师具体讲解、学生互动讨论 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讲授35分 用多媒体以图形并茂的形式,结合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让学生思考,举例说出自己平时见到过的零件。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 练习 点评45分 第二课时 1.2常用的图线(摘自GB/T4457.4-2002) 粗实线:用于表示可见棱边线、可见轮廓线、相贯线、螺纹牙顶线、螺纹长度终止线、齿顶圆、模样分型线、剖切符号线。 细实线:用于表示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线的起止线、剖面线、重合剖面轮廓线、螺纹牙底线等20种。可这样简单理解:除用粗实线表示的8种线外,需用实线表示的均用细实线。 波浪线:双折线: 用于表示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细虚线:用于表示不可见棱边线、不可见轮廓线 粗虚线:用于表示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细点划线:用于表示轴线、对称中心线、分度圆、剖切线。 粗点划线:用于表示限定范围线。 细双点划线:用于表示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轮廓线、重心线、成形前轮廓线、剖切面前的结构轮廓线、轨迹线、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特定区域线、延伸公差带表示线、工艺用结构的轮廓线、中断线。 zz教师重点介绍并用多媒体,以图形并茂的形式,结合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让学生思考 后 记上课时多举例 授课日期2016年9月4日20116年9月11日2016年9月9日2016年9月10日年月日第1-2节第5-6节第1-2节第1-2节第节班级16汽七16汽八16汽七16汽八 讲次4课时2授课方法讲授、演示课题§1-1图纸幅面和格式教学 目的 要求1、了解图纸幅面、图框格式; 2、掌握标题栏位置、格式与内容。教学 重点1、基本幅面; 2、标题栏和明细栏。教学 难点标题栏和明细栏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 复习 导入 10分 第一课时 GB/T4457.4-2002的含义: GB:表示国标; 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 2002:表示2002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 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 二、图框格式和尺寸 1、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 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老师具体讲解、学生互动讨论 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讲授35分 学生观视频理解大概 用多媒体以图形并茂的形式,结合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让学生思考,举例说出自己平时见到过的零件。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拾漏补遗 练习 点评45分 第二课时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教师重点介绍并用多媒体,以图形并茂的形式,结合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并让学生思考 后 记要求学生准备画图工具 授课日期2016年9月11日2016年9月 11日2016年9月18日2016年9月18日年月日第1-2节第1-2节第5-6节第1-2节第节班级16汽八16汽七16汽七16汽八讲次4课时2授课方法讲授、演示课题§1-2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