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 成因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政 府硬预算约束 [论文摘要]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并出现逆转现象。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 管理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从微观角度 看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 企业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从中观角度看是 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 水平层次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 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发挥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有 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各种约束与激励 机制。 一、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分 析 (一)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 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79-2005年 统计公报上的有关数据,使用索罗经济增长 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1979-2005年我国经 济平均年增长9.4%,资本积累贡献率为 68%,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2%,全要素 生产率贡献率为30%。1979-2005年,我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每年平均增长率只 有1.41%,劳动投入总量增长率只有2.42%, 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约为 14.88%,比经济增长速度高出5.48个百 分点:投资率平均为36%左右,在经济扩张 期投资率往往超过40%。高投资增长率和高 投资率,源于居民收入增长和较高的储蓄倾 向以及外资流入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由1979年底的210亿元增加到 2005年底的147054亿元,年均增长28.7%。 1979-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FDl)流入量的 年均增长速度为2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4658亿美元,占总投资的10%左右。固定 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高于GDP和劳动投入总量 的增长率,1979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为 33.6%,2005年已升至48.6%。另外, 1989—2005年每万吨标准煤带来的GDP产出 值平均为0.44亿元/万吨,每年技术改造 的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平均 为16.9%,1997-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的 出口值占总出口贸易值的比重平均只为 17.49%。这些数据指标可以清楚地表明中 国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是粗放型的。 (二)经济增长方式出现逆转现象 1979—1995年期I、司中国经济增长来 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劳动力保持较高增 长(为3.09%);(2)资本存量出现了较高增 长(为9.46%);(3)人力资本(按15岁以上 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增长率为 2.2%:(4)全要素生产率由改革前(1952- 1978年)的-1.9%提高到3.3-4.6%(按 不同的资本或劳动权重计算),对经济增长 率的贡献在3347%之间。 然而这一经济高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 高增长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在1995年之 后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就 业增长率明显下降,仅为1.2%,出现经济 高增长、就业低增长的情形,中国经济吸纳 就业能力下降;二是资本存量高增长(为 15.6%),比1979—1995年高出6.2个百 分点,结果资本生产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 去资本存量增长率)由正(为0.5%)变负 (为-3.6%),下降了4.1个百分点,表 现为资本深化过程,劳动人均资本增长率高 达10.6%,是全世界各国最快的资本深化 过程,几乎比1979—1995年期间高出4个 百分点,出现资本替代劳动、资本排斥劳动 的情形:三是人力资本高增长为2.8%,由 于这一时期扩大了高中和高等学校招生数 额,2003年中国高等在校生已经居世界首位; 四是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下降到0.3-2.3% 之间(按资本与劳动不同的权重计算),大幅 度下降了23个百分点。这表明,1995—2005 年I司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 劳动投入低下,无论是资本生产率还是全要 素生产率都明显下降。TFP(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从1979—1995年,间的4.63%下降 到1996—2005年间的0.6%。 二、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问题 的原因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主要 是重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轻经济增长的 质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不合理,表现 在各级政府片面追求GDP总量的增长,重复 建设、铺张浪费严重、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方面靠国内高储蓄和国 外直接投资的投资需求拉动,而不是靠国内 消费需求拉动,另一方面靠对外贸易拉动, 出口产品大部分为处于价值链末端的劳动 密集型简单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出口较少。形成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分析。 (一)从宏观角度看是由于政府管理职 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