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报告 白帽中心学校汪海坤 一、成员构成: 负责人:汪海坤 其他成员:汪选徐会明汪仿伦刘婷婷 二、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接受式”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水平,教育呼唤改革。改革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要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地理被习惯认为是“小科”,得不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但是进入21世纪,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地理,将会剥夺学生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对地图的认识,直至成人还是个地理盲。“地理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着比如“师主动传授,生被动接受”、“师重复教材内容,生模仿再现”等主要问题,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能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地理课变成了“空中楼阁”。学生对地理缺乏热情和兴趣,更谈不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了。 目前国内对中学地理探究性教学有很多疑惑。例如:在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缺乏参照的模式,增加了探究性教学的难度;探究性教学耗费时间较多,目前在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安排的有限时间内,完成规定书本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要开展探究性教学,难以得到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支持;探究性教学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但目前中学班级教学规模过大,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直接影响了探究性教学的效果;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增加了备课的内容,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常抱怨学生的探究活动难以发动,探究意识难以激发,教学常陷入“启而不发”的尴尬境地。 三、理论探讨: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结构目标上的全面发展。针对传统地理教育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面向社会”则要求地理课程要适应时代、社会的要求,选择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地理内容,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时获得的认识也不同,而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要想改变过去“灌输—接受”式教学与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策略,实施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双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探究性教学的含义 本课题组成员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探究性教学是以地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地理问题情境中,借助一定的信息,利用地理图表、地理案例等学习资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可以独立思考,也可协作讨论,进而通过探究学习,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的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和掌握,目的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书本和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产生问题意识,鼓励并引导学生对已知地理知识进行一次“再发现”,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找到一种“研究”的感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理论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探究性教学。学生学习是一个以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的主动建构过程,并且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具有社会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其次,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这也是提倡探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个体现。第三,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它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部过程。在教育目的上,终身教育不以获取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个人的发展上。它强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