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业文件文件编号HS03(7。5.1)-16修订状态A/5标题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受控状态发放号目录 1。0设计指标及工艺流程……………………………………… ……………………………2 1。1水量和水质………………………………………………………………………………2 1。2设施和设备………………………………………………………………………………2 1.3工艺流程示意图………………………………………………………………………2 2.0污水处理系统控制工艺………………………………………………………………3 2。1各车间外排水及水处理进水指标………………………………………………………3 2.2斜网过滤器………………………………………………………………………………3 2.3一沉池出水………………………………………………………………………………3 2.7调节、预酸化池运行控制……………………………………………………………… 2.8I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2。4外排水指标(内控)……………………………………………………………………3 2。5生化池运行控制指标……………………………………………………………………3 2。6污泥处理…………………………………………………………………………………4 3.0指标检测频率……………………………………………………………………………4 4.0设备的操作及维护………………………………………………………………………4 5.0试水、试车与操作规程…………………………………………………………………13 6。0调试方案…………………………………………………………………………………21 6。1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21 6.2管道与设备的运行管理…………………………………………………………………29 6.3活性污泥的接种…………………………………………………………………………35 6。4活性污泥的驯化期………………………………………………………………………35 6。5试运行……………………………………………………………………………………35 6。6系统的运行………………………………………………………………………………36 6.7水质测定中异常现象及解决对策……………………………………………………36 1.0设计指标及工艺流程 1、设计指标及工艺流程 1.1、水量和水质: 本系统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预处理+IC厌氧处理+带生物选择器的深层曝气法"的工艺处理,设计处理能力平均为:10000m3/d(24小时连续运行)。 进水水质设计值: 水质 指标Q (m3/d)CODCr (mg/L)BOD5 (mg/L)SS (mg/L)pH水温 (℃)进水100005500200035006。0—9.020-42出水水质设计值: 水质指标Q (m3/d)CODCr (mg/L)BOD5 (mg/L)SS (mg/L)pH厌氧出水10000≤1400≤5006.0—9。0系统总出水10000≤150≤30≤706.0-9。01。2、设施和设备: 1.2。1、主要设施有 名称集水池初沉池调节池预酸化池IC厌氧反应器生化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有效容积(m3)2222797121699824001044024677551。2.2、主要设备:见附页 1.3、工艺流程示意图: 污 泥 剩余 污泥 泵 1000m3/d生产废水 格栅集水池 配水池 初沉池 生化池 营养盐、酸碱 加药絮凝 事 故 池 离心 脱水机 干泥外运 IC厌氧反应器 二沉池 “达标”排放 或回用 沼气 燃烧利用 鼓 风 斜网 浆料回用 加药 预酸化池 污泥 浓缩池 浓 缩 液 及 滤 液 调节池 厌氧污泥外卖卖 1。3.1、污水自生产车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经格栅后,将较大的污染物拦截后,进入集水池进行水量调节。经潜水排污泵提升至斜网过滤器去除大部分固体杂物(滤物去浆回收系统)后,进入初沉池。在初沉池内经自然沉降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后,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质均和调节,然后自流进(或泵提升)予酸化池进行厌氧酸化分解.酸化后的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后进入生化池的厌氧区。通过厌氧微生物,去除部分污染物,进入好氧区。通过好氧微生物再次脱去部分污染物后,进入二沉池。经自然沉降进行泥水分离后(或进入预留的深度处理区),再进入排水计量槽排放或回用。 1.3.2、泥路:初沉池、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浓缩池,经自然沉降进行泥水分离(水泵送斜网或回流到集水池)后用泵送至污泥脱水系统,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5%后外运或送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