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的发展。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却呈现不同的效果。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但素质教育却要求对这些学困生有效的转化,提高教育整体质量。2、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的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2、本课题预定研究我校1--6年级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原因,实施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课题主要概念的含义及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它是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学困生成因:是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所有因素,有非学校教育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有办学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缺陷,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等;学生自身因素有兴趣、动机、习惯等。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导致学困生的总体因素。转化策略:针对成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策略实行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等。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与实践意义1、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低分率,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3、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地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论,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五、学困生的分类(1)生理缺陷型与心理障碍型(2)单一型与综合型(3)暂时型与持续型(4)兴奋型与安静型(5)过失型、攻击型和压抑型(6)基础薄弱型(7)能力低下型(8)动力缺失型(9)纪律松散型(10)品德缺陷型(11)意志薄弱型(12)自我概念消极型国内外对学困生的成因、类型及转化策略研究与实践还有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型系统地实施研究。六、研究目标本课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策略。2、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3、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七、研究的内容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学习习惯,研究转化措施。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4、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八、研究对象焦口小学1--6年级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九、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积极参与兴安盟学困生研究课题的博客论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困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3、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十、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4年11月)1、组建前学困生学困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领导小组,开展研究和发挥辐射作用,保证研究工作有效开展。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张霞组员:康成、杨正弟、李红。2、研究制定学困生学困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方案。3、课题组讨论、修改研究方案。6、形成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3月)1、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2、研究论文、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等文章;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6月)1、检测研究成效,整理过程性材料,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2、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现场会。3、进行成果推广,建立学困生研究的长效机制。十一、有关要求学困生是相对概念,实验教师不得对学困生有任何歧视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