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多篇范例,公文写作,格式)第一篇: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常见公文写作及格式一、常用的公文种类1.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2.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3.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4.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5.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6.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7.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8.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9.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10.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11.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12.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13.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14.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二、常用公文的写作格式我们常用公文包括:报告、请示、通知、规定、函。(一)《报告》写作要点: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陈述性公文。1.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2.正文:一是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二是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3.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二)《请示》写作要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1.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2.正文:一是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二是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3.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4.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三)《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1.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2.正文:一是通知前言:即制发通知的理由、目的、依据。例如“为了解决×××的问题,经×××批准,现将×××,具体规定通知如下。二是通知主体:写出通知事项,分条列项,条目分明。3.结尾:三种写法:一是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二是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三是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四)《规定》写作要点:规定是由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某一方面工作或行为做出具体规约的文件。1.标题:地域+内容+文件种类(规定、管理办法、细则、规则等)。2.正文:一是正文的内容通过“条”的形式表述,按顺序依次排列。“条”是法规的基本单位。二是“条”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款”,“款”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项”。三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条”上设“章”。(五)《函》函的概念: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平行文种。1.函的特点:一是沟通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单一性。2.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三、公文的结构层次及字体公文一般由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正文(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文尾(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印章等项)三部分组成。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单位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杂乱。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不(能写成“、1”把小圆点写成顿号)第四层用“(1)”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层用“一、”,第二层可用“1.”。----标题用2号华文中宋(宋)体,居中排印。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正文,在正文中,只能用仿宋、小标宋、黑、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