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火力发电厂碳排放测算方法和减排措施 研究 摘要:由于电力输送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当前对该环节考虑 较少,但随电力跨区域输送不断增加,输送环节也应当引起注意。本文主要分析 火力发电厂碳排放测算方法和减排措施研究 关键词:碳排放;火力发电;碳排放测算;碳减排分析 引言 电力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 过40%。因此,我国碳排放控制应对电力行业重点关注。研究我国电力碳排放的 影响因素,解析各因素的贡献,能够为我国有效控制电力碳排放提供决策依据, 对完成全国碳排放的控制目标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电力生产量、电力消费量、火电生产量、用于火力发电的各种能源消耗量等 能源数据来自2014—2017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4》 对2000—2012年中国能源平衡表进行了修正,比之前出版的年鉴更具时效性。 GDP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8》。在省级层面,由于缺少香港、澳门、台湾及西 藏的相关数据,因而研究对象为这4地之外的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 称为30个省份)。 1.2二氧化碳核算方法 本文所称电力碳排放,指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水电、 风电等可再生电力和核电(统称为非化石电力)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均视为0,因此 电力碳排放即火力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核算方法如下。C=ΣEiUi式中C为电力碳排放 量;Ei为用于火力发电的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实物量),来自能源统计年鉴中的 能源平衡表;Ui为第i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1.3LMDI分解模型 LMDI法具有分解无残差、适用性强、结果易于解释等优势,已成为应用最广 的指数分解方法。LMDI分解模型的同时还指出,在分解总量指标时,加法LMDI 模型为优选方法。因此,本文选用该模型对我国电力碳排放量进行分解,涉及7 个影响因素。Ei为火力发电第i种能源的消耗量(标准量);E为火力发电的能源 消费总量(标准量);P为火力发电量;Q为电力生产总量;F为电力终端消费量;G为 GDP,折算为2005年不变价;fi等于Ci与Ei之比,体现能源的碳排放系数;ei 等于Ei与E之比,体现火力发电的能源结构;h等于E与P之比,体现火电能耗 强度;p等于P与Q之比,体现电力结构;q等于Q与F之比,体现发用电比,在 国家层面其值越大则电力损失占比越大;g等于F与G之比,体现用电强度;G体 现经济规模。fi、ei、h、p、q、g、G分别体现了7项影响因素:碳排放系数、火 力发电能源结构、火电能耗强度、电力结构、发用电比、用电强度和经济规模。 这7项因素是借鉴相关成果,并综合考虑发电、输电、用电三大环节确定的。 LMDI研究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强度、结构、规模三类,如能耗强度、能源结构、 经济规模等。 2、电力碳排放效率测算 变量与数据选取,由于西藏地区的部分数据缺失,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 2000—2016年电力行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气候变化网中给出的关 于中国区域电力行业的划分标准,把30个省市划分6大电力区域。具体指标和 数据的选取如下:1)投入变量。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地区的产出 和该地区的资本和劳动投入有关,但是将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中还涉及能源的投 入。其中,劳动投入选取各省市电力行业的年就业人数表示;资本投入选取各省 市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经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平减,换算成2000年不变价 格后表示;能源投入选取各省市电力行业发电的能源消耗量来表示。2)产出变量。 实际生产中,除了得到期望产出外,还会得到非期望产出。期望产出以各省市电 力行业经平减后以200年为基期的工业销售产值表示;非期望产出,以各省市电 力行业的碳排放量表示,对于电力行业碳排放的计算。对于DEA模型来说,投入 既定的情况下,产出越大越好,即使该产出是非期望的,因此需要对碳排放数据 进行一定的处理,研究中的线性数据转换法对碳排放的结果进行处理。 3、碳排放视角下推动绿色发展路径分析 3.1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效率,时刻掌握碳价走势 我国碳排放交易权正处于尝试阶段,密切关注传统能源价格的波动,准确及 时地把握碳价的曲线变化及其影响,对政府进行碳价的宏观调控和监测评估是必 要的。提升交易效率可发挥绿色经济作用,促进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我国现 行的碳交易市场中,仅有深圳、广东、湖北是施行有偿配额制度,比例较低,尚 不能有效限制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欧盟市场经验,可以通过提高碳配额有 偿发放,让企业受到成本约束,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企业参与,逐步建立合理的